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小组发言资料) 从公共管理的运作方面看——首先,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基础上所依赖的信息通常来自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个渠道。其次,公共管理主体在有关公共管理决策所依赖的信息选择上,以迎合上级口味和需要为主,从而形成信息性质单一、信息损耗等问题。
4.2我国公共管理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经过近30年的改革,我国的法制建设虽取得一定进步,但专门的与公共管理相关的约束性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长官意志、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行政违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
我国的市场体制仍不成熟。发展中国家常常缺少市场运作的经验,市场在具备许多因素之后才能有效运转。因此,成熟的市场体系是新公共管理运作必不可少的基础。
我国的第三部门还难以担负起公共管理的重任。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不仅人均拥有量少,而且存在经费不足、活动能力不强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地制约着他们介入公共事务的广度、深度和能力。
4.3公共管理中公共性回归的有效措施
4.3.1政府应树立公众至上的理念,提高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就是要弥补市场不足,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就要有高度的公共性,要以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平为出发点,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要有公众的高度参与,在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人民的利益。因为,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最本质的特征,它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来解决公共问题,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应充分考虑满足公民的利益,考虑政策实施最终要维持社会的长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其公共性。 4.3.2政府等公共部门要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让公众满意。
公众满意是一个以公众为主体,以公众感受为评价标准的概念。只有将管理理念定位于公众满意,才有利于使公共管理与时俱进地不断贴近公众需求,促使管理者不断地调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4.3.3完善公民参与制度,逐步建立起参与式国家的参与机制。
加大政治透明度是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率的关键。在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公民对政府有治理的权利,只有执行了公意,公共政策才有公共性可谈,只有符合公意的政治才是真正的民主政治。当代社会,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作本身必须规范化,而参与式的国家则是当前保证社会结构公正,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性价值的重要方式。
总之,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性价值回归要以人为本,促使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和完善公开的利益表达机制\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和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真正使“发展为了人民\
- 5 -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小组发言资料)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理念成为政府公共管理基本的政策共识。
五、补充资料之案例:“公交挤退摩的”:公共管理的“软着陆”
(若时间充裕可补充)
和中国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湖南常宁也曾经为“黑摩的”头痛不已:下岗工人组成的“摩的”大军,造成交通拥挤、事故攀升;全警动员整治“黑摩的”,却导致暴力对抗;一边是“黑摩的”司机频繁上访,一边是执法交警心力交瘁。即便如此,“整治好几年,花了五六百万,无济于事”。从今年7月,当地政府转而推行公交免费政策,两月之间,七成“黑摩的”便静悄悄地退出了市场。(9月3日《新京报》) 破解“黑摩的”是许多城市共同的“难题”,它不是光靠严格执法所能解决的。这一困局的根本症结在于:许多管理者习惯于从行政强制的角度去取缔“黑摩的”,但却未能谋划相应加强公共服务,有效填补“黑摩的”所对应的那部分市场需求。
2003年,武汉市对“黑摩的”采取高价赎买政策,并针对市民出行不便的问题,相应地调低出租车价格,实现了官方与民间、市场与民生的多赢局面。这是采取市场调节方式的成功案例。相对于广州等城市强力禁摩招来的反弹,常宁的成功似乎更说明,从传统的强行规制走向完善公共服务,成为各方公共管理改革的共识。
接下来的政府转型,并不意味着放弃公共管理职能,而是要以提供公共品为出发点,全面承担起肩负的公共责任。而生存、安全和便利,是公共品的三个重要价值,彼此之间可能有缓急之分,但绝不能支持其一端而舍弃另一端。于此,便不能因为街头小贩有碍观瞻,便要一味取缔,而不顾向市民提供方便生活条件的公共品服务;也不能店铺门前残留垃圾,便只管经济处罚,放弃了应当主动提供一个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常宁公交一年运营费不过480万元,而社会“供养”1300辆“黑摩的”代价显然不止于此后,从社会整体成本效益分析上,也是很划算的。公共品服务完备之后必定可以降低社会成本。退一步讲,如果公共资源确实力有不逮,暂时无法提供全面充足的公共品,不妨在政府尚不能提供公共服务的“剩余部分”,允许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作为补充。政府无法充分满足公众需求的部分,理应鼓励社会力量“填补空白”。
只有在公共政策不被割裂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实现公共管理的“软着陆”。各个部门分工各有不同,但基于施政目标与公共服务价值的统一性,应以公共管理共同体的面貌出现在公众面前,而不能各持一端甚至走向“零和”。
- 6 -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小组发言资料) 简单的例子是:如果城管执法者只顾街面干净,而不理市民生活便利之需和弱势群体谋生之路,那么劳动部门扩大就业的努力、其他政府部门纾解民生的愿望,就可能被屏蔽甚至抵消。因此,公共管理各方基于“提供全面的公共品”这一共同目标进行政策整合,在同一个使命之下,把自己的管理行为视为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当作公共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看待,使自身的管理行为服从并融入政府公共服务的全局,便变得非常必要。
“观念一变天地宽”。免费公交政策,如果只是一个临时的财政周济措施,那么它的长效性恐怕并不坚实。确保公交挤退“黑摩的”的现象不致反弹,有关方面还要从列支政府预算入手,使之形成稳定的财政支持机制。常宁市从萨缪尔森“准公共品向公共品转移的理论”中得到的新政启示,而将相关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也更符合公共管理公共性,比武汉更进了一步,可谓是全国的示范。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