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诗人谈诗》教案 苏教版.doc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15《诗人谈诗》

教案 苏教版

学习目标:

1.把握意象,深入体味诗歌意境。

2.分析诗人丰富而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重点) 3.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积淀出浩如烟海的文化硕果,散发着巨大的艺术魅力,不仅有同学们熟知的古诗词,现代诗歌也是其中的奇葩。今天,我们就先共同赏析一首现代诗歌——现代作家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

二、自主预习 1.走进作者

鲁藜(1914—1999),福建省同安县人。三岁随家到越南侨居,1932年回国,同年参加革命,开始写诗。1938年去延安。解放前出版的诗集有《醒来的时候》《锻炼》等,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红旗手》《星之歌》《时间之歌》《鹅毛集》《天青集》等,还发表过小说、寓言等作品。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的字音。 曾卓(zhuó) 鲁藜(lí) 门槛(kǎn)

曙光 (shǔ) 乍(zhà)然 眺望(tiào) 旷野(kuàng) 山峦(luán) 笼罩(1ǒng) 3.理解词义。 乍然:忽然;突然。 山峦:连绵的山。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眺望:从高处望远处看。

曙光: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 洗礼: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这首诗是从“我”的角度来观察和描写的,其中写了“深夜”哪些特定的景物?“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过程?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写深夜特定的景物有:月光、晚风、河岸、山影、流星、旷野。“我”的认识变化过程:由月光引发错觉——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月光下眺望所见的景物——觉得“我是最初醒来的人”。诗人借这种变化过程,表达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和赢得光明的乐观情怀。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从诗的内容来看,全诗可分几节?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明确: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

2.这首诗中,一个“流”字先后用了两次,它们的意思相同吗?这样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不同。前一个指(月光)如水一样流淌,这里写诗人的主观感受,它使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也使人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后一个指(星)移动。

3.诗中的“深夜”和“黎明” 两个意象各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黎明:指的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二)深层探究

在这首诗的第二节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黎明的渴望之情。 四、探究写法

根据所给提示,举例说明本诗的三大写作特点。 特点 精练 举例 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是诗人的主观感受。用了这个“流”字,使月光照在大地上的一幅静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诗的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这可能是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这种错觉,更显示作者对光明的殷切期待的心情。诗的第三句,“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正,但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这句话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诗的第二节用“仿佛”一词,“仿佛”不是一个明确的概念,只是一种“好像是”的感受。好像是风吹动月亮的弓弦而使他听见了黎明的音响。这是诗人的想像,如果是写实,反而令人难以置信。诗的第三节用“压”、“流”两字,都是精练与准确的高度结合,值得我们仔细品赏和学习。 准确 寓意深刻 这首诗的寓意是非常丰富而深刻,通过精练准确的语言,营造特定的意境,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难以言述的思想内涵。 五、板书设计 月光 沉睡 宁静—— 动中有静 风 音响 意境 山影 压 深沉—— 静中有动 万物 沉睡 六、课外拓展 阅读鲁藜的另外一首诗,回答问题。 《泥土》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①首诗通过 和 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追求。 ②这首诗讲述的生活哲理是 。 明确:①比喻、对比 ②如果把自己当成珍珠,就免不了惧怕埋没的痛苦;如果把自己当作泥土,让人们去踩成道路,这样你就会获得人生的愉快和满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评论的主要观点,学习如何表达自己阅读诗歌的感受。 2.体会曾卓对诗歌独到的体会与见解,并与自己的感受相比较。(重点) 3.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及角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鲁藜的诗,体会到他对光明的渴望。这节课随曾卓先生鉴赏这首诗,感受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二、自主预习 1.走进作者 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湖北武汉人。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手的歌》等,其中《老水手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 2.细读课文,思考曾卓对此诗的评价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明确:①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②“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曾卓对它的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③作者说:“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说“感觉到”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来临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融合在一起了。 ④曾卓指出这首小诗富有宁静而深沉的已经,反映了经受过战斗洗礼的是人的纯净、乐观的心。 三、合作探究 (一)品析语言 1.炼字美。

本文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使用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品读课文,圈画出文章中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与同桌交流,尝试鉴赏。

(1)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

明确:这个词表现了作者眼光、感受和理解的独特。提到“偏爱”,可能是作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所致,但也可能包含着这首好诗被人忽略了的意味。

(2)“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中写“流星”与“风声”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流星与风声,一是有形无声,一是有声无形,但是作者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2.观点鲜明

找出文中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明确:“我欢喜这首小诗的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这在一般新诗中是少有的。” (二)写法探究

曾卓,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诗人。这篇评论,虽然只有五六百字,却以其精练明晰的文字,深刻独到的眼光,为我们阅读和评论诗歌做出榜样。同学们探讨一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开头的“偏爱”,表现了自己独特的眼光、独特的感受,以及独特的理解。尾段表达对这首诗的总体评价。中间几段阐发诗歌意境,探索内在情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分析。)

(2)见解独到、新颖;(见“自主学习”中的解释。) (三)体验与反思 1.联系原诗,说一说曾卓的评论为何会如此深刻透辟?

明确:①抓住要旨,体味意境; ②展开联想,丰富内涵; ③联系时代,深化主题。

2.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明确:(1)品味诗歌语言;(2)把握诗歌形象;(3)理解诗歌情感;(4)掌握诗歌艺术特色。 四、板书设计 提出

问题(1):没有人提到,而“我”却很有偏爱,独特

写于抗战时期的延安

时因“错觉”而产生的联想

代分析 最敏问题(2-5): 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

感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将到来 的人

解决问题(6)喜欢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扣题 五、课外拓展

赏析诗歌,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内容谈起,也可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还可从诗歌的写法等多种角度赏析,现在请同学们赏析曾卓的诗——《悬崖边的树》,写一段赏析文字。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示例:

感情真挚,形象鲜明是曾卓诗的主要特点。其代表作《悬崖边的树》就借一棵“即将倾跌进深谷的树”来托物寄兴,塑造了一位遭狂风袭击,临近悬崖而顽强生活着的不屈的战士形象。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的身体也弯曲成了“风的形状”,孤寂而痛苦,但它却仍像是“要展翅飞翔”……很显然,这棵树是无数冤屈的革命者形象的象征。曾经有过的荒诞岁月和咄咄怪事在诗人心灵上留下了太深重的印记,于是诗人便以浓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融于自己的一颗赤子之心,唱出了这首辛酸而又深沉的歌。

“悬崖边的树”“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这一孤绝的形象首先进入读者的头脑,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广阔的想象。正像老诗人艾青所言“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艾青谈诗》),而只有具备了正直的人格与很高的艺术修养,诗人才能有高尚而鲜明的想象。这棵“树”像一位饱经

沧桑的孤独老人,受尽了各种冤屈和磨砺,而且“似乎即将跃进深谷”了,但他又“像要展翅飞翔”。一个腾飞的形象,不是心中满怀憧憬与希冀,对前途忠贞而信任的人,是怎么也不会想象得到的。

那棵“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的悬崖边的树不仅是无辜遭难的革命者的身影,更是诗人曾卓孤傲而火热的品格与风骨的图像。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风貌,曾老才能经受风雨,写出一首又一首像《悬崖边的树》这样格调清新,富于哲理的诗歌。

古代广告: 现代广告:

(七)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根据所学内容,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要求和技巧,来创作广告语吧!比一比,看谁的广告语更有创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