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习朗读,教师指名读,指导学生重读“那么”“非常”两个词,并要求学生将“舒服”的感受通过阅读表达出来。)

师:除了绿这个特点,叶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爬山虎的叶子都是朝下生长的。文中写到“叶子一顺儿朝下”。 师:“一顺儿”是什么意思? 生:是“都”的意思。(老师让学生将这个解释带入句子中,“叶子都朝下”,让学生体会这个解释比较正确) 生:是“全部”的意思。(学生自己把这个解释带入了句中,体会到这个解释也比较准确。这就是指点学生解词的方法和检验是否正确的方法,教给了学生学法。)

师:叶子还有特点吗?

生a:叶子没有重叠起来的,书中写到“没有重叠起来的”。 生b:叶子之间不留一点儿空隙,书中写到“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生c:叶子在墙上铺得很均匀。书中写到“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老师板书:铺得均匀

师:你怎么理解“铺得均匀”这个词,你可以看看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结合图来说。 生a:“均匀”就是叶子之间没有重叠。 生b:“均匀”就是叶子之间不留一点空隙。

师:对。这是作者对叶子静态的描写,那么动态的叶子是怎样的?你们读读书想象一番。

生: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作者寥寥数语却蕴涵着一幅美丽的景象,否则怎会说“好看得很”呢?你们能通过句子想象的更丰富些吗?

生:一阵风拂过,一墙绿绿的叶子就象海上的波浪荡漾起一层层的波纹,好看得很!

师:说的真形象、生动。那么我们怎么读才能把这样的美景表现出来呢?大家试着读一读。(学生练习朗读,用自己的理解把这句话读出来。)

【这个环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了起来。特别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想开去这个环节,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构建能力、再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不仅符合语文姓“语”的本质,而且将学生的感悟、审美融入文字之中,融入作者的情境之中,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师:同学们,你们说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先写叶子呢?一墙令人看着舒服、好看得很的叶子与脚有什么关系呢?(在教师的语言启发下,学生展开了讨论。)

生:老师,我觉得爬山虎的脚和叶子关系非常大。没有爬山虎的脚向上爬,就没有一墙的叶子。

生:老师我认为爬山虎的脚与叶子有联系。一墙的叶子铺得那么均匀,吹动起来那么好看,就是因为脚不停的爬。要是脚不爬了,叶子就铺不了那么均匀,动起来就没那么好看了。

生:我认为爬山虎的脚就是个默默无闻的英雄,是它使叶子那么美丽。 师:哟!大家说的真好。看来,作者在这里先写了叶子,是为了给下文写脚做个铺垫。你们看,叶圣陶老先生不愧是个名家,写文章含蓄得自然,铺垫得巧

妙,你们写文章要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啊! 【学习叶子这部分内容,教师从学生的质疑入手,引导学生对叶子这部分内容产生阅读兴趣。然后,再通过阅读进行理解。接着让学生带着理解进行二次阅读,并且使用从文字中想开去的方法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创造力。最后,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将好的写作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一课时结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