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防渗工程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精)

圆明园防渗工程带给我们的几点思考

去年的圆明园防渗工程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该不该铺设防渗膜以及 铺设后究竟有没有生态危害。 我想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争论, 冷静下来分析的话, 它本 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进步现象。 设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几年前, 恐怕不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这个事情本身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 从我国现行管理体制方面分析, 圆明园这次事情的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讲有其必 然性。 在英文文献里有 “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这么个词组, 讲的是 “环境治理” 或 “环 境治道”问题,它说的是针对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环境政策的设定、形成与实施过程中,政 府、 企业、 市民 (包括 NGO/NPO以及地方自治体等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各自所起的作用, 在此姑且称其为环境治理框架中的角色行为。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在 环境治道过程中, 单靠政府的方针政策, 甚至市场以至技术上的措施是不够的, 而是更加强 调行政部门(代表政府,有时是多头平级或上下多级政府 、经营管理者(有时是分离的 、 市民(具有环保意识以至专家学者(包括各个专业的,它涉及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等各个 关系主体价值判断的交织、碰撞与磨合。 在这里,政府与市场只是提供一种平台,以另外一 种身份来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以达成相互之间的对话、 协作和理解。 拿这次圆明园的事 情来看,我们缺少这种“闭锁环”或者尚没有形成“链条” ,缺少事前的“酝酿”过程。因 此,在各种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即使避免了“这次事件” , “下一次事件”接着发生的可 能性还是很大。具体操作“事件”的管理者、导致“事件”发生的经营者,出于管理便利和 经营成本的考虑,追求“效益”和“效率”是应该的,但是如果放在“平台”上去“碰撞” , 也许就要修正原有的方案或目标了。 事实上,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这种环境治理的运 营机制。

第二, 从科学原理上讲, 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类景观的修复和管理时, 首先对生物多样 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或者说认识尚不到位。恢复生态学里有个词组叫

“ Ecological Mitigation ” ,讲的是在做生态工程时,需要尽量“缓和”或“减轻”工程本身对自然环境造 成的不利影响,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我觉得, 今后在我国的城市建设的进程中, 就要多做 “缓 和”或“减轻”的工作,并强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这是因为,伴随着农村城市化过 程的加速, 传统的乡土自然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冲击。 人们在享受舒适方便的生活条 件的同时,也在承受着这种“破坏性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所以,重新审视乡土自然的 价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乡土自然作为一种次生自然, 其生态学上的价值也不可忽视。 长期 以来, 乡土自然的形成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得以维持下来。 这在生态 学上属于一种良性的干扰过程。 放弃对乡土自然的适当管理, 中止这种干扰过程, 有可能导 致乡土自然本身在生物多样性上出现危机——经年累月已经适应了乡土自然环境的一些所 谓人里生物种, 诸如许多伴人植物或昆虫, 有可能从此消失或灭绝; 另外, 涉及到生态工程, 恐怕还需要考虑“历史景观”和水系组成等要素,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

第三,从技术层面讲,或许可以寻找到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防渗膜”技术。事实上, “防渗膜”本身并不存在过多不合理的技术环节,关键要看这种技术究竟是用在什么地方, 或者说在什么前提或情况下使用。 在这里, 笔者有意介绍一种河道治理的近自然型施工技术。

近年来, 我国城乡水系河道与湖水的治理大多采用衬砌的方法, 就是说在河岸及河底、 湖底 铺以水泥或石头,取代以前的土壤。 衬砌的方法有其施工快捷,整齐划一等特点, 如果单纯 就防渗和护岸功能本身而言, 这种方法有其合理性。 但是这样的工程往往耗资巨大, 而且一 般认为这种河道衬砌阻止了水渠与自然界的交换, 让它变成了一个人工制造的水泥池。 比如 北京大学李迪华就认为这种做法至少存在以下四个弊端:即其一, 在以水泥石料修葺的河道 中,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生物生长非常困难。 长此以往, 河水将失去自净能力,水质可能恶 化;其二, 砍掉两岸树木, 会导致河水受阳光影响而水温变化过大, 不利于水中生态平衡的 建立。特别是高温季

节来临时,容易使传染病菌孳生;其三,没有天然植物作为屏障,会使 岸边的垃圾轻易入水,造成污染;其四,水中生物少,岸上又缺乏天然植物,直接影响沿河 野生生物种类, 如水鸟。 但是, 问题的关键是在保证预期的治水效果和不破坏原有水系生态 系统的前提下,如何寻找到一种替代施工技术作为上述衬砌方法的补充,这样既阻止了河 (湖水渗漏,也不会改变河道周边的景观,同时也可以缓解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过程。

在日本, 有一种利用树木枝桠进行河道治理的近自然型施工技术, 即所谓的枝桠沉床施 工技术。 它属于一种亲水作业施工方法, 特别对水流平缓的城乡水系河道或湖底治理具有比 较明显的效果。 这项技术的最初原型始于荷兰, 日本自明治时期引入, 后来在实践过程中参 考了德国和瑞士等国的做法并经过不断改进, 已比较完善与成熟。 此项技术的优点是施工过 程比较简单,成本低,耗资少, 经久耐用。它的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利用了树木枝桠等 自然素材, 所以也被称为近自然型施工技术。 这种技术比较适合用于治理水流平缓的河道或 湖底。 由于沉床具有柔软性, 可以顺应河床或湖底的变化而变化, 这一点是区别于衬砌施工 的优势所在。另外,把树木枝桠等具多孔质缝隙的材料置于河床以后,可以形成各种小动、 植物的栖息场所和生长空间, 因而能够起到恢复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同时树木枝桠的自然分 解对水体也够不成污染。 事实上, 国内民间在小型河道的治理上也有一种类似于上述的近自 然型施工法的土法技术, 即顺流铺衬一些树木的枝桠和稻草, 也可以起到了相应的防渗护岸 作用, 但它在技术上缺乏规范性, 也没有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 而将要引进的技术是符合规 范和工艺流程的整体配套技术。 除了枝桠沉床施工技术以外, 还有用于护岸的施工技术, 如 卵石枝桠施工技术、 柳枝施工技术、 枝桠栅栏施工技术、 捆柴栅栏施工技术等。上述技术的 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除了用于一般的城乡水系河道湖底治理之外, 还可以用于暗渠排水工程、 农田土地改良、 公园施工以及公园造景甚至海岸加固等。 与衬砌施工相比, 显然它在原材料 上由于使用的是廉价的枝桠和砾石, 考虑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 可以节省大量资金。 这种近 自然施工技术的最大益处就是能在河道水流边缘处形成所谓生物活动过渡带, 为昆虫和鱼类 提供最适的生息场所, 最重要的是能够使整个流域的生物廊道连结起来, 形成更加广泛的生 态回廊。 同时也可以达到恢复河畔湖岸植被的目的, 从而维持湖岸与河道的亲水环境和景观, 为人们提供水边休闲活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