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

小学数学教学能手优秀教学设计评选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91-93

1、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教材先通过例1~例2两道例题,分别让学生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几分之一的表象。教材又通过例3教学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

3、分析本课内容与小学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勇于探索、自主

.

.

学习的意识学生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纸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用老师制作的图片展示,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这一知识。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含义,理解平均分。

三、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学习材料与教学路径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猴妈妈给他的两只猴宝宝准备了好多礼物,我们一起去帮他们分一分!(课件演示) 预设学生活动 与备选方案 生:每只小猴分得2个设计意图 思维始于疑问,(1)师:先分4个桃,你打算怎样分? 桃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小结:像这样,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的分法,我们在学除法时见过,它叫做平均分。 (2)(6支香蕉)把这些香蕉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支? 师:这样分是平均分吗? (3)(20粒花生)把这些花生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粒? 师:这样分是平均分吗? (4)(出现一个月饼)把这一个月饼.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而好奇是儿童公平! 生:每只小猴分3支 生:是 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课始结合生活实际,根据小学生:每只小猴分10粒 生爱听故事的 生:是 生:从饼的正中间划特点,从故事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将学习分. 平均分给2只小猴,该怎样分呢? 师:是这样吗?(课件展示从饼的正中间划开) 这样分是平均分吗?(课件展示重叠验证平均分的结果) 这半个饼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来表示? (课件上出示开,每只小猴半个。 生1:0.5。 生2:数的必要性自然展现(是因为用整数解决不了了,所以才要用到分数),且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1,你会读这个数吗?跟21 2 着她一起读。谁再来试一试,跟着她大声地读一读) 师:同学们真聪明,知道了这个月饼的1一半用来表示,月饼的这一半用什么数表2示呢? 1生: 1你知道叫什么数吗?(分数) 这节22 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教师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回忆一下,月饼的是怎样得来的?师2引导:也就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 1一份是它的的。(板书)谁来完整地说说 2激活学生的生11是怎样得来的? 生:学生连贯的口述从物体22活经验,1沟师:该怎样写呢?(教师边写边介绍表示的意义。(2名) 的一半出发,2分数各部分的意义)先写一根短横线,表示这个饼被平均分开了;再在横线下写2,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上 . 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1写1,表示取其中的1份,是整个月饼的21。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