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代大学是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组织起来的,这导致学科之间壁垒重重。这些因素,最终导致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得不“拼盘化”,缺乏系统性。

学生从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中选几门课,是不是就能够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所以说,通过几门课程来训练全面能力是不现实的,而把通识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到专业课程教育里面来是比较直接的方式,效果可能更好。例如强调方法论和能力培养。)

如何才能通过几门课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复旦大学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孙向晨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整个核心课程体系的关联度,需要更加明确;在知识之外,能力的培养变得更加重要。

通识课程变知识的宽度为方法论的培养

“既然知识的宽度不能完全满足当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那么更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教育,包括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问。”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徐雷教授告诉记者,新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目标,将从注重知识“宽度”的培养,变为注重方法论和能力的培养。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