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
震东乡西湖小学:梁小华
一、确定活动主题
1、引发活动主题
对于现在的小学生而言,身在美丽的村庄,被人杰地灵的水土养育着却对自己的家乡知之甚少。在品社课上,我让学生用一句话夸一夸我们的家乡,发现学生对我村了解很少。借此机会,我觉得应该对我村展开调查,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家乡的兴趣。作为西湖人,要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进行知家乡、爱家乡的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内容明确后,主题该如何确定,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我爱家乡,家乡的矿产,美丽的西湖等等,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最后主题确定为《寻找西湖的美》。
2、分解主题内容
主题确定后,我向学生提出“你想了解西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们顿时非常活跃,畅所欲言:
生1:西湖的名字的由来? 生2、西湖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生3、西湖有哪些矿产资源? 生4、西湖的交通发展怎样? 生5、西湖的学校有哪些变化? ……
二、开展主题活动(9月—10月)
(一)活动形式:
1、了解西湖的名字的由来和西湖的概况。(采访赵爷爷和聂支书) 2、了解西湖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带领学生进行调查参观) 3、了解西湖的学校有哪些变化。(走进学校调查、了解) 4、了解西湖的交通发展怎样。(实地调查、采访)
5、了解西湖有哪些矿产资源。(上网查阅资料,小组长组织交流讨论)
6、开展活动,加深对家乡的了解。(活动组编排节目)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采访表;
2、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居住地等因素,组成活动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确定组长、记录人。
3、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的活动目标:
第一组(阳光小组):了解西湖的名字的由来和西湖的概况; 第二组:(云朵小组):了解西湖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三组(彩虹小组):了解西湖的学校有哪些变化; 第四组:(月光小组)了解西湖的交通发展怎样; 第五组(蓝天小组):了解西湖有哪些矿产资源及用途。
4、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提出活动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防范、团结协作、文明礼貌等)
(三)活动过程
各组按要求开展调查、采访、或其它形式获取资料、数据: 第一组:
1、采访赵爷爷,了解西湖名字的由来。 2、采访聂支书,了解西湖的概况。 第二组:
1、带领学生参观穿山洞,仙人洞,龙风洞,梨场风景优美的地方; 2、查找洞的形成因素。
3、调查这些景点为家乡带来的经济效益。 第三组:
调查家乡学校的发展情况。 第四组:
1、调查家乡交通的发展情况
2、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体会国家在交通运输上的投入,以及修路工作的艰辛。
第五组:
2
1、带领学生走进矿石厂,认识各种矿石。 2、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各种矿石的用途。 三、交流活动成果 (一)整理活动材料
各小组在组长的主持进行资料数据的汇总,行成汇报交流材料(需补充、核实的数据进行再调查)。指导教师协助制作视频资料。
(二)展示活动成果 1、阳光小组
(1)看西湖名字由来和西湖概况的视频。
(2)组员汇报听了赵爷爷的介绍谈感受,表现了西湖名字的美; (3)组员将聂支书的介绍整理成表展示; 2、云朵小组
(1)组长汇报参观各景点的感受。(边播放图片,边讲述);
(2)组员汇报本组参观调查后办的手操报,展现西湖的美;(边放学生办的手抄报边介绍)
3、彩虹小组
(1)组员介绍西湖校园的美。
(2)集体朗诵大家共同改编的散文诗; 4、月光小组
(1)组员播放本组调查的相关图片并介绍。 (2)组员表演情景剧赞美西湖。 5、蓝天小组
(1)组员介绍西湖的矿石丰富,饱含着对西湖矿石资源丰富的赞美。 (2)组员介绍矿石的用途。(放调查的图片) 6、激励学生踊跃发言,交流本次活动的感悟与收获。 (三)评价活动成效
1、各小组在小组长组织下评价,记录员填写评价表; 2、教师对班、对组、对典型学生进行评价; 3、把学生的评价结果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