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过秦论》学案讲解

《过秦论》

第一课时 课内知识复习案

课标要求1. 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4.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叙写:1.对照原文准确翻译文言实词、虚词和课文; 2、整理和积累文言知识点。 使用说明:

1.用20-25分钟时间,认真依据课文1—2段注释复习翻译,要求逐字逐句,准确无误。 2.用20-25分钟时间,认真完成训练案。要求不看书、不讨论。(有些题目可以只说不写) 3.用5分钟时间,讨论交流并解决自己有疑问的题目。 一、文化常识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年少即以育诗属文闻于世人。后见用于汉文帝,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因当时长沙王不受文帝宠爱,故有被贬之意)。后改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自伤无状,忧愤而死。

贾谊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其中《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鲁迅曾说,贾谊的文章“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七篇,被贬长沙途中渡湘水时作《吊屈原赋》以自喻。谪居长沙三年,作《鵩鸟赋》,假辞赋之要,抒忧国之情。其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所著文章五十入篇,刘向编为《新书》十卷,已散佚不全。明人辑有《贾长沙集》,今人辑有《贾谊集》。 二、知识点梳理

(一)给加点字注音:

崤( )函 窥( ) 囊( )括 膏腴( ) 陈轸( ) 召( )滑 逡( )巡 遗镞( ) 鞭笞( ) 藩( )篱 隳( )名城 销锋镝( ) 劲( )弩( ) 瓮( )牖( )绳枢( ) 墨翟( ) 阡( )陌( ) 谪( )戍( ) 度长

絜( )大

(二)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 ) ( ) 2.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 ) ( ) 3.蒙故业,因遗策 ( ) ( ) 4.西举巴蜀 ( )

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 6.宽厚而爱人 ( )

7.…之属为之谋,…之徒通其意,…之伦制其兵 ( ) ( )( )( ) 8.因利乘便 ( ) ( ) 9.秦人开关延敌 ( )

10.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 )

11.奋六世之余烈 ( ) ( ) 12.振长策而御宇内 ( )( ) 13.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闂備浇顕х换鎺楀磻閻愯娲冀椤愶綆娼熼梺纭呮彧缁犳垹绮堥崒鐐寸厪濠电姴绻樺顕€鏌f惔顖涘<<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