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产生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发生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从本单元知识体系上看,本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导入课,如能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和影响,那么理解胡佛政策的失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意义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因此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从本课的内容考虑,课文所涉及的四个知识点,是在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表现、特点、影响等,其内容一环扣一环。
因此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重点,是理解后续内容的前提。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是难点,牵涉的面较广,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渗透比较苦难。
二、课标解读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应对1929—1933经济危机的概念和特征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并从中概括说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认识胡佛政策失败之所在,为罗斯福新政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
识记——经济危机的内涵、表现、特点以及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理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和“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运用——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②过程与方法:对大萧条插图及数据进行阅读思考,探究原因;对危机过程进行查询了解
其特点;对胡佛措施进行分析理解其失败。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崩溃;经济危机是世界动荡的源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造成的。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3.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方式: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情境教学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
4.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说历史
图一福特汽车的广告(“世界最高标准的生活”“美国道路、独一无二”) 图二——“廉价卖车”。
教师对图片进行解说,并引发学生思考:“世界怎么了”? 【新课讲授】
一、“怎么了”——走进危机
1.经济危机的爆发:教师播放视频《经济危机的爆发》,学生感受经济危机。
2.经济危机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总结经济危机的特点:大、广、长 ①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一: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从1929年到1932年,银行破产达101家,企业破产约11万家。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还有100多万农民破产。这次危机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危机还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它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世界贸易也因此缩减2/3。 ②波及范围广:材料二——图片展示
探究学习: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 B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
(2007年广州)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③持续时间长:
材料三——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3、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1)局部: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2)整体: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A、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尖锐
二、 “为什么”——探究危机
由上述危机的表现及“煤矿工人的对话”(见课件)引导学生概括“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最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和消费的矛盾,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呢? 探究一: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材料二、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而年收入在2000美元以下的贫困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收入不到1000美元。 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而无力消费。 探究二: 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用这种方法来刺激消费市场。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