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人员绩效考核现状(1)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报告——人员

绩效考核现状(1)

一、企业人员绩效管理现状较差,考核效果一般,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必须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的企业建立了定期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比例为%,其中约一半还执行不力。说明人员绩效考核还没有普遍成为企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考核效果也不理想,1044家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中,%的企业选择效果“一般”,选择“非常好”和“很好”的比例合计才20%,选择考核效果“非常好”的企业只有18家,占%。说明人员绩效考核是一个令企业头痛的工作。进一步分析企业的考核周期、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结果应用情况,可以看出:企业人员考核的周期主要是“年度考核”、“月考核”,占被调查企业的比例分别为%、%;季度考核约占四分之一。企业的员工考核方法主要是“目标考核法”、“量表法”、“工作述职法”,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其他分别是“民主评议法”、“360度考核法”。开放式的调查发现企业还有以下考核方法:直接主管领导评价考核、关键人员绩效指标、平衡记分卡、自评与直接主管考评相结合、末位淘汰法、强制分布排序法、全员岗位考评法、胜任力考核、

职能与业绩综合考核法,等等。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最常用的三种考核方法对应着三项考核内容:“业绩”、“能力”和“态度”,其中“量表法”可以笼统的理解为“考核表格”而涵盖“民主评议”、“关键人员绩效指标”、“综合评分卡”等方法。%的企业将“业绩”作为首要内容,%的企业选择“态度”,%的企业选择“技能”,另有%的企业将“出勤情况”作为首要考核内容。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大部分企业实施人员绩效考核必须要做的工作。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建立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有786家,占%。企业人员考核结果主要应用于“奖金分配”和“调薪”,分别占被调查企业中已实施人员绩效考核样本的%和%,有%的样本企业用于“职务晋升”,用于优化人员配置的“岗位调动”只占到%。开放式的调查表明企业员工考核结果的应用领域还有:转正续签聘任、人员绩效改善、培训和职业规划、与每月工资发放挂钩、评比先进、评职称、岗位竞聘,等等。二、中部参加调查的国有企业比重大,员工考核管理的统计结果高于其他地区企业在“有成文的定期考核制度”上,中部和西部企业差不多,比东部企业高约10个百分点;但中部和西部在“执行不力”的比例上也要高于东部5个百分点。在实行人员绩效考核的企业比例上,西部和中部高于东部~4个百分点;而在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效果上回答“很好”和“非常好”的,同样是中部和西部高于东部3~5个百分点;

另外,回答效果“不太好”的企业比例,西部高于东部6个百分点。分析发现,中部和西部参加调查的企业主要为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和私营企业,而东部参加调查的企业中,外资港澳台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比例都高于国有企业的比例。而对企业性质进行的分析统计表明,国有企业在考核规章制度上要比其他各类性质的企业都要健全,实施效果上差于“私营企业”和“非国有的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所以,上述表现在地域上的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差异也许只不过是本次调查取样分布所造成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企业的考核周期、考核方法、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结果应用情况,可以看出:东中西部企业在员工考核周期上没有太大的地域差别;在考核方法的使用上,东部企业除“量表法”的使用比例高于西部低于中部企业外,其他各项都低于西部和中部企业;在考核内容上,东部企业选择“态度”和“技能”的比例要高于中部和西部,选择“出勤”的比例最低,中部选择“出勤”的比例最高,甚至高于“技能”;中部企业建立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比例要高于东部和西部,在考核结果应用于“职务晋升”、“岗位调动”的比例要高于东部和西部,而应用于“奖金分配”、“调薪”的比例低于东部和西部。中部企业在这些问题上的统计结果也许与其参与调查的企业%都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关。三、国有企业建立考核制度和实施人员绩效考核的面较广,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