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要点1

(1—8课) 1、与一年前相比,我们身体的身高和体重等都有所增加,但我们的指纹、血型、DNA都不会发生改变,另外头部相貌变化不明显。

1、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个体间数据存在差异,生长发育速度不一定相同。

2、预测并不是随意想象,科学合理的预测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

3、在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时,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作参照物。如果选定的参照物不同,那么对同一个物体的位置描述结果有可能不相同。(此处要举例说明) 4、判断参照物的方法:“在”字后面的事物就是参照物。如:升旗台在校门的对面,“在”字后面是“校门”,那么“校门”就是参照物。

5、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面向东方(早晨太阳升起的地方)站立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为了把物体的位置描述得更清楚,有时需要选定多个参照物作说明,或在方向的基础上说明距离。(此处要举例说明)

6、滑轮是由一个周缘有槽的轮子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组成的机械。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如果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形成了滑轮组。 7、定滑轮的支架是固定不动的。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动滑轮连同支架是可以移动的,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综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点,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8、同一时刻不同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长短不同而已。一天中物体的影长和方向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物体影长和气温的变化都是太阳的运动引起的。

9、不透明的物体在光照下都有影子。影子的方向与光照的方向相反或相对。 10、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物体影子指向西方,影长教长,此时温度低;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物体影子指向东方,影长教长,此时温度低;正午,物体的影子指向正北方,因为此时太阳并不是从头顶划过,而是从南部天空划过的,此时影长最短,温度为一天中最高。

11、上午影子由长变短,温度由低升高,下午影子由短变长,温度由高降低。 12、没有光照时,物体就没有影子。

13、校园里,有许多动植物与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寻访校园里的动植物时,我们要做到不被动植物伤害到自己,自己也不要伤害到动植物,我们要关注和爱护动植物,保护观察地的环境,做一个负责任、有爱心的观察者。

14、在校园里寻访动植物时要注意安全:如防止摔跤、预防蚊虫咬伤以及被其他虫咬伤、不要把手伸进不了解的洞穴、防止被蛇蝎子等动物所伤等。如果遇到上述情况,一定要马上报告老师。

15、给动植物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分类必须有一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16、给你所熟悉的一棵树做一个“身份证”,实际上就是把你对这一棵树的较全面地认识整理成书面资料。内容一般包括:树名、树龄、树高、树干粗细、叶形、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用途、树皮拓印图等。

17、观察树木时,不要弄伤了树木,也不要随意采摘叶子。 18、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所有的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它适应的环

境中,不同生活习性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9、虽然不同的动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0、动物适应环境的行为方式有很多: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 9—17课

1、蚂蚁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2、蚂蚁是一种非常好动的小动物,它们力气很大,是名副其实的大力士,喜欢吃甜食,不会游泳。

3、蝗虫、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苍蝇都和蚂蚁的特点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些特征的动物就是昆虫。蜘蛛、蜈蚣不是昆虫。

4、动物、人类和大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动物。

5、空气的温度就是我们常说的气温,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处的大气温度。气温常常用摄氏度(℃)表示。

6、气象站测量气温,是在百叶箱里进行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内温度计的水银泡距离地面1.5米。

7、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风从什么方向吹来就叫什么风,如从北方吹来就叫北风。 8、风的大小用风力来表示。风力有十三个等级。风遇到障碍物会改变方向。

9、为了准确测量风的方向和大小,气象台是用风向标和风力计来测量的。 10、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自然界的风是太阳使空气流动形成起来的。龙卷风和台风是自然界中破坏性极强的风。

11、云状和云量是云的观测的重要内容。根据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层状云、积状云和波状云。

12、当云量小于1时,是晴天;云量为1~3时,是少云;云量为4~7时,是多云;云量为8~10时,是阴天。 13、自然界的雨是怎样形成的?

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洋、陆地以及陆地上的植被会蒸发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上升到高空时遇冷就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互相碰撞融合形成比较大的水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就掉下来形成降雨。

14、气象站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降雨量以毫米(mm)为单位。根据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15、测量气温、观测风向和风力、观测云等是气象工作人员观测天气的重要内容,也是气象台天气预报的有力依据。

16、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恶劣天气会影响工农业生产,交通,甚至引发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电话查询、上网查询等途径知道天气预报。 17、观察动物的表现和一些自然现象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如下雨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有的地面和墙面返潮。 18、很多高科技设备的问世,提高了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如气象雷达能探测暴风、雷雨和台风;激光测云仪能测定云的高度;气象卫星可以传递云图;计算机可以分析气象数据,报告天气变化情况。 (18—21课) 1、我们经常做各种各样的运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呼吸加快、

心跳脉搏加速、汗液增加等。

2、我们人体的胸口、手腕、后背、太阳穴、颈部和脚踝处这六个地方都能感觉到心跳脉搏。用仪器可以更准确、清楚地反映身体的状况。

3、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组成。

4、呼吸系统负责将含氧较多的新鲜空气送入肺中,将二氧化碳和人体不需要的气体排出体外。

5、人时刻要呼吸,呼吸系统的保健是很重要的,预防呼吸系统疾病(如:流感、肺炎)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经常开窗通风;②锻炼后注意保暖;③不随地吐痰;④多运动;⑤隔离严重传染性疾病患者。

6、运动后呼吸加快。每个人的呼吸次数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 7、肺活量是指一个人吸足一口气后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可以测量的。经常参加运动可增大肺活量。

8、10岁少年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呼吸次数应在25次以下。 9、运动时,心跳加快,脉搏也会加快。

10、 无论是静止或运动,每个人的脉搏和心跳数是一致的。 11、 人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组成的。 12、 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答:心脏不停的跳动,推动血液流进血管,引起血管搏动,于是我们就感觉到了脉搏跳动。

13、通常心脏是有规律地收缩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在每次心跳的过程中,静脉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脏,心脏的血液流入动脉血管。心脏收缩,大量血液流入动脉,动脉发生弹性扩张;心脏舒张时,动脉又恢复原状,这种动脉所产生的搏动,就是脉搏。

14、人体的手腕部、颈部和腹股沟等处比较容易摸到脉搏。 15、心脏的收缩舒张能力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

16、人的学习、运动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脑。校园里的各种运动和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培养兴趣爱好,又是大脑保健的一种重要方法。

17、适量运动时,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兴奋,可使支配学习的思维中枢得到积极的休息,这样,再学习时,效果会更好。 18、适量运动后我们继续学习头脑感到清醒;长时间学习不运动我们会感到头昏脑胀。我们在课间开展运动和游戏时要注意文明、健康和安全。

19、一般来说,化雪时的气温会比下雪时的气温低,这是因为化雪时,雪会吸收地表空气中大量的热。 20、一般来说,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的雪比背光处的雪先融化完。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使积雪尽快融化,常常采用在积雪上撒盐的方法。 二、观察与实验:

1、运动时,我们的心跳加快,脉搏也会加快,心跳和脉搏之间有什么联系,做下面实验进行研究: (1)、用听诊器和摸脉搏的方法同时测量过一分钟心跳和脉搏,发现一分钟心跳次数和脉搏跳动次数是一样的。 (2)、我猜可能是因为心跳和脉搏跳动是一致的。 (3)、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做了模拟实验:将一根橡皮管套在橡皮球上,橡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