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4 九年级 年级 课题 1.4物质的性质 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授课时间 科目 科目 任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1.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和假设必须课标依据 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来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重要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知道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与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教材首先揭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两者的本质区别,明确两种性质的得出方法;一、教材分析 其次通过探究铜的化学性质来感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长话短说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各环节的作用。本节是学生第一次进行化学探究活动,教材给出了详尽的方案和步骤,对于今后其它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 学生在七年级生物的学习中就知道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是学生第一次用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化学问题。教师应适时进行引导学生思考,引导他们验证,进行个人的总结和体会;对他们探究的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态度、方法和结论都要总结,使学生明白这次活动获二、学情分析 得哪些正确的知识和结论,感受到自己的探究成果得到肯定和愉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情感。学生对各类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尚不熟练,设计能力更是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要积极引导体会好教材对应部分的意图,必要时进行示范引领。 三、教学知识与 技能 目标 能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过程与 学会初步观察、实验从而获取信息,初步进行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方法 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度 本节课主要用自学引导法学习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让学生通过自学五、教法学法 体会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用科学探究法学习铜的性质,让学生通过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严谨与快乐,认识探究这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师生活动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复习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上节课的内容引设计 [引入新課]镁、汽油等在氧气中都能燃烧,这种性质必须在化学变出本节课,因为化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性质与变化有一[板 书]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定联系。 (要通过化学实验去观察和确定)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 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去测定) 如:颜色、状态、气味或味道、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挥发性、 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讨论交流]课本21页 [板 书]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探究活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 观察与问题 【实验1-10】将一小块光亮的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铜片的颜色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假设与预测 1.预测:1-a 如果铜片上附着的黑色物质是烟灰,则很容易抹去; 1-b 如果把铜片加热,而火焰没有与铜片接触,则金属将不会变黑。 2.假设:铜片变黑是因为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预测2 若把铜片放在没有空气或没有氧气的试管里加热,铜片的颜色将不变。 实验与事实 【实验1-11】验证假设与预测1-(1)的实验:用洁净干布擦一擦已冷却的铜片黑色部分。 现象:黑色不能被擦掉 结论:预测1-(1)错误 验证假设与预测1-(2)的实验:铜片在敞口试管中加热(火焰不与铜片接触) 让学生讨论与交流是为了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实验产生问题,用问题引入,导入今天的新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实验推倒出结论 增强学生推理能力,学生知道了猜想要有依据。在实验中体验探究过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