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下《剪枝的学问》公开课教案

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剪枝是为了来年能收获更多的更大的果子,明白“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处处有学问,要做有心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26课,齐读课题:《剪枝的学问》。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种桃能手,你还记得他是谁吗?王大伯 今天他给我们送来了一些词语你会读吗? 挂满 盼望 不禁 剪刀 咔嚓 着急 成熟 暑假 能手 营养 浓郁 蜜蜂 你将前鼻音的字读得很准确。 你的翘舌音发得很标准。 你把后鼻音读得特别响亮! 二、学习第一和第五小节。

1.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王大伯吧。

指读第一小节。

出示: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他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那么大,那么甜。

A 王大伯是一位怎样的人?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听过这个名字,形容很有名。能换个词吗?(家喻户晓、人

1

尽皆知)

B.还能从哪里能看出王大伯是种桃能手? “总是”他总是能种出怎样的桃子? 点红 又大又甜

王大伯可真不简单,谁来夸夸鼎鼎大名的王大伯?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评:我听出了你的敬佩之情;王大伯的名气可真大呀;王大伯可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种桃能手。)

2.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王大伯种的桃子。齐读。

出示图片和文中句子:啊,只见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桃子。桃子成熟了,一个个光鲜红润,仿佛胖娃娃的脸蛋。 你觉得王大伯家的桃子长得怎么样? (1)数量多:一棵棵、挂满。 (2)颜色美:光鲜红润,理解词语。 (3)个头大:胖娃娃的脸,比喻句。

王大伯家的桃子真是又大又美,让人忍不住去尝一口。这么好吃的桃子,谁愿意来尝一尝?指读,齐读。

(评:这么多的桃子怎么数都数不清了;这些桃子可真可爱呀;听了你的朗读,我都忍不住 去尝一口了;让我们一起去尝一尝。)

3.为什么王大伯能种出这么多又这么美的桃子呢,剪枝里面究竟有着怎样的学问呢?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一起走进桃园去看一看。 三、一进桃园

1、刚开始走进桃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满怀好奇

如果将满怀好奇改为好奇,你觉得好吗?不好,满怀好奇程度更深。

如果将“满怀好奇”改成“好奇”好不好?为什么?满怀好奇好奇的程度更深。

谁能读出小作者的满怀好奇?指读,齐读。

(评:只有一点点的好奇;还不够;我听出来了,你对王大伯的桃园充满了疑问。) 2.满怀好奇地走进桃园后,我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听到了“咔嚓、咔嚓” 这声音可真清脆

2

看到了王大伯和几位叔叔在剪枝。王大伯是怎么剪的呢? 出示:随着剪刀挥舞,一根根枝条被剪了下来。 从挥舞你读出了什么?王大伯剪得很快。

王大伯剪枝动作真是太熟练了。谁能读出他剪枝的熟练?

(评:剪得可真快呀;王大伯剪枝的身影真是太美了;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王大伯正熟练地剪枝呢。)

3、随着那一声又一声的咔嚓声,地上的树枝越来越多。同学们,看到站在桃园的我心情变得怎么样?着急,谁来读读我的话?(指导读出我的焦急和不理解。)

我听出来你非常着急,你在着急什么?生:枝条都剪掉了,怎么结出更多的桃子呢?是呀,王大伯好好的枝条都剪掉了,难怪我要着急。还有谁愿意来读一读。

(评:剪了这么多,还怎么结桃子呀;王大伯这么做可真不理智。) 4、我对王大伯的做法很不理解,此时的我是“一脸疑惑”。 出示: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 红色点出:一脸疑惑

谁能为我们表演出“一脸疑惑”的样子。 评价:你的脸上写满疑惑,眼中充满疑惑。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学着他的样子读好这个词。 5.看我一脸疑惑的样子,王大伯对我说了什么?

出示:王大伯拿起一根剪下的枝条,笑了笑,对我说:“你别看这根枝条长得粗壮,其实它只吸收营养,不结果实。这种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把许多养分夺走。”

(1)指名交流 我们看,这里讲的“这种枝条”指的是怎样的枝条? “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的”

(2)“疯长”是怎样?枝条“疯长”了,会产生什么后果? 想象“疯长”的情景。

(指导回答疯狂地长、不停地长、拼命地长,长得满树都是树枝。桃树的营养都被树枝吸光了,结不了又大又甜的桃子。)

(3)学到这里,你知道为什么王大伯要剪枝了吗?请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

(4)齐读王大伯的话,体会一下将这些枝条剪掉的必要性。

3

(5)王大伯对没用的枝条是毫不留情,“咔嚓、咔嚓”剪掉,又是怎样对待留下的枝条的呢?

指名读。这里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呢!大家从“抚摸”这个词能体会出什么? (对剩下的枝条充满希望,当它们宝贝一样。很爱护它)

(6)是的,王大伯很爱惜这些留下的枝条,里面有王大伯对未来的希望。于是,王大伯“充满信心”地说——

为什么这么有自信?(王大伯很有经验,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是的,王大伯有很多种桃子的经验,他相信自己一定能种出又大又甜的桃子。

谁能读出王大伯的自信?

(评:王大伯可真自信呀;相信王大伯一定能成功;我听出来了,此刻的王大伯信心满满。)

文中的我相信王大伯的话吗?文中有一个词。点红将信将疑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半信半疑。

我相信什么?怀疑什么?(王大伯是种桃能手,经验丰富,他的话不会错的;剪掉

了粗壮的枝条,桃子不就少了吗?) 现在谁能读好小作者这种复杂的心情?

(评:我听出三分怀疑了;我听出了你的半分相信;我听出来了,你对王大伯的话半信半疑)

6、第一次进入桃园小作者的心情由满怀好奇变为一脸疑惑,后来又变成将信将疑,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再来读一读2~3小节,再次体会一下文中的我一进桃园的情境,感受他的心理变化。

四、二进桃园

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为了证实王大伯的做法、说法,春天到来时,我二进桃园,此时王大伯的桃园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1)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ppt修改)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

4

说说看,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耳边又听到了什么?(我仿佛看到桃园里满园的桃花,看到了小蜜蜂辛勤地采蜜,听到了它们“嗡嗡”的歌声。我仿佛闻到了桃花醉人的清香。我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奔跑嬉戏的身影,听到了他们银铃般的笑声。)相机评价

(2)同学们说的可真好,让我们来看看桃花盛开的样子吧!出示桃花盛开的图片。

多么热闹的景象!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呢?

指名说,然后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成语,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名读。 出示:

含苞欲放 竞相开放 繁花似锦 春色满园 红云片片 蝶舞翩跹 花香四溢 香气袭人

春天的桃园可真美啊,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愉快、兴奋)让我们带着这愉快的心情把这美好的画面描绘出来吧。齐读

2.看到这么美的景象,此刻“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文中有句话点明了,谁来读读?你为什么要重读这个词?因为小作者特别希望看到桃花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谁能将他的急切心情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我只听出了几分盼望,谁能读得再急切些;我听出了你急切的心情;看来,你真的很希望桃树早日结果啊。) 现在让我们将第4小节连起来读一读,把这美景牢牢记在心中,也将我的我急切盼望的心情读出来。

五、三进桃园

1.暑假里,我又一次走进王大伯的桃园,我又看见了怎样的情景呢?一起读。 2.看到这些又大又甜的桃子,我的心情怎么样?又惊又喜。我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喜”的是什么?(桃子丰收了,结了那么多光鲜红润的大桃子!) 惊讶什么?(王大伯的话居然一点没错,他的“剪枝”果真实现了丰产,他的预料完全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齐读

3.除了又惊又喜,小作者还不禁想起了王大伯去年剪枝时说的那番话呢!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剪枝究竟有怎样的学问?

(引导回答:为了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一定要舍弃没有用的枝条,甚至是果实;虽然枝条减少了,但是果实增加了;所以说有时候“减少”并不是坏事,而

5

是为了“增加”;只有去掉无用的、有害的,才能得到更多的、更大的)相机板书:“减少” “增加”

小结:原来,王大伯剪枝是为了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桃子,表面上的“减少”是为了以后的“增加”。这就是剪枝的学问。

出示道理:“减少”就是为了以后的“增加”。齐读。

六、总结升华

1.今天我们认识了种桃能手王大伯,知道他可以种出又大又甜的桃子。我们还跟随小作者三次走进了桃园,刚开始我们对王大伯的桃园满怀好奇,在看到王大伯在剪枝后,又变得一脸疑惑。当听到王大伯说剪枝可以结出更多跟大的桃子时,我们变得将信将疑。夏天看到桃园里果然结出了更多更好的桃子时,心情最后又变得又惊又喜。原来,王大伯剪枝是为了来年收获更多更大的桃子,表面上的“减少”是为了以后的“增加”。这就是剪枝的学问。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学问,只要你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2.你知道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减少是为了增加”的例子吗? 七、课后练习

王大伯种的桃子远近闻名,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你作为桃园小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介绍王大伯的桃园以及他剪枝的学问呢?

附板书:

26、剪枝的学问

满怀好奇 减少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增加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