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1《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声有色、抑扬顿挫、企盼”等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感情,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体会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播放图片:欣赏,说说海鸥是一种怎样的鸟?
师:(指着图片)这是昆明的翠湖公园,那在湖面上翩翩飞舞的就是海鸥,这里就像是海鸥的乐园,海鸥和人们和谐相处。
2、出示新闻报道资料,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真实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就是座落在昆明翠湖公园里老人的塑像。在你的心目中中塑像的
1
主人公应该是些什么人?
师:故事里的老人和你们大家想的不一样,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像这样全体市民自发捐款给一个普通人塑像在我们中国那是破天荒头一回,那么这位特殊的老人和这群特别的海鸥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1、打开课本,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小声快速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它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出示)看看你认识这些词语吗?
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齐读这两组词,并随机正音:撮 扇(shān) 旋(xuán) 2、 每个词都是一幅画,读着这两组词,想想课文内容,说说你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幅场景?(板书:喂 送) 3、在这两个场景中,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哪个场景?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14——18自然段,找到你最意想不到的句子读读。 质疑:读着你找的句子,看看板书,你有什么想问的?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书上有一句话概括地告诉了我们答案。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读着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自读1-12自然段,找重点句段。
同学们很会读,读出了课文中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情感,可是理解人物情感光这样还不行,还得细细品味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写具体写真实的。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到翠湖边去看一看,听一听。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1到12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把有关的句段划出来。
2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预设段落一:
2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海鸥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老人喂海鸥与其他人很不一样,读读这段话,看看老人的哪些动作让你们的心头有一股亲情般的温暖,用笔圈出来。(同桌交流,指名汇报)
“小心”,可以看出老人的细致。
“立刻”,看出老人与海鸥心有灵犀。
“退开一步”,可见老人多么细心,多么有爱心。
(2)联系上下文找找老人是怎么呼唤的?(出示)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A、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B、是啊,多么朴实的名字,这一个个名字中凝聚着老人对海鸥的关心与呵护。 请你亲昵地呼唤一下海鸥,再请你抑扬顿挫地呼唤一下海鸥。声声呼唤,多像一个父亲在呼唤自己的孩子啊。
(3)海鸥们听见老人在呼唤他们了,你们看,立刻便有一群海鸥——生接读。应谁的声,生——应老人的声。你们再看,海鸥吃得多快啊,读——一下子就扫得干干净净。海鸥又不是扫把,怎么能用扫呢?于是,老人边走边放,海鸥——生接读。 (4)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老人放饼干是一样的速度吗?老人有时快有时慢,老人什么时候放得快,什么时候放得慢?多有趣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实际上老人依着海鸥时快时慢。(指名下面学生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
3
(5)这起起落落的海鸥,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接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声音?
(6)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有感情地读读老人喂海鸥的这段话。(配乐《致爱丽丝》,请女同学念海鸥的句子,男同学念老人的句子。)
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和谐的场景,它成了昆明市翠湖公园最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如此亲密的关系,这样亲人般相处的场景,在翠湖边只上演了一次吗? 是啊,这样美妙的画面上演在十多个冬季,一千多个日子啊。读句子——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十多年来,无论刮着大风还是下着大雨,一到冬天——生接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十多年来,无论老人是健康的还是生病着,一到冬天——生接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是啊,十多年来,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喂海鸥,深情地呼唤海鸥,给海鸥取名字,跟海鸥说话,与海鸥结下了亲人般的情意。所以,老人去世后,当他的遗像放在翠湖边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生读)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 预设段落二: 老人虽然离去了,但是,我们的眼前时常浮现他喂海鸥的身影,我们的耳畔回响着他呼唤海鸥的声音,我们还依稀记得他向别人谈起海鸥时的话语。请同学们也学着老人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
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4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的样子来谈谈海鸥。
(1) 班里谁是朗读高手,请他读读。
(2) 从她的朗读中,你听出了老人对海鸥的——生接(称赞,不舍,喜爱,赞
叹??)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人的眼睛写满了对海鸥的爱哪。同学们,你们看,当海鸥快要回滇池歇息去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海鸥,眼睛里带着企盼。他在企盼什么呢?一起带着企盼读读老人下面说的话。
预设段落三:
学到这,我们对这位海鸥老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想不想认识这位海鸥老人?(出示)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 (2)补充材料:
出示: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每天步行二十多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他往往到中午12点多才能赶到翠湖,喂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三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3)请你再次对课文中的老人样子说说看法。蓝布包可以褪色,衣服可以褪色,可是什么是永不褪色的?(生:对海鸥的爱与关心永不褪色。)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十多年来,宁可穿着褪色的旧衣,背着褪色的布包,甚至用着褪色的塑料袋,也要把钱省下来买饼干,一到冬天,每天步行二十多里,给海鸥送餐去。怪不得朋友告诉我——(生读)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5
四、小结回顾,升华情感。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老人生前喂海鸥的场景,课文1到12自然段,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衣着朴素的老人,接着看到老人在喂海鸥,并且听到他深情地呼唤海鸥,知道他给海鸥取了名,最后我们看到老人在跟别人谈论着海鸥。
板书:喂鸥 唤鸥 谈鸥
十多年的每一个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的——生接:儿女,老人就是他们的——生接:父亲。老人与海鸥不是亲人,生接——胜似亲人。(板书:亲人)
所以,老人去世后,当他的遗像被放在翠湖边时,发生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生接读。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感受海鸥对老人的那份震撼人心的情意。(配乐《丹顶鹤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⑦(爱) ②老人 与 海鸥① ③ 喂海鸥 ④唤海鸥
⑤谈海鸥
六、布置作业,回味情深
1、在插图处写一写你想对老人说的话,并摘录文中优美词句 2、补充阅读:《军犬黑子》《我的野生朋友》 3、提高题:写一写你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