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二、暴力论

本章共14小节

杜林认为,“政治关系的形式是历史上基础性的东西,而经济的依存不过是一促作用或特殊情形,因而总是第二事实”,“当然,这些第二等的作用本身确实是存在的,”,这种第二等作用的“本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应先从间接的经济力量中去寻找。”

恩格斯反驳:“私有财产在历史上的出现,决不是掠夺和暴力的结果。相反地,在一切文明民族的古代的自发的公社中,私有财产已经存在了”。并引述了《资本论》的大段论述。

三、暴力论(续) 本章共13小节

恩格斯列举战争来说明,“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情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

四、暴力论(续完) 本章共22小节

1-10小节,恩格斯深刻地批判了杜林所谓的“事实上,对自然界的统治,无论如何,只是通过对人的统治才进行的”,“对物的经济统治的建立,是以人对人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的统治为前提的。”

11-18小节,批判杜林庸俗的资本观。(“不言而喻,分配的财富的一切其他形式,也应该按类似的方式历史地加以说明。”)

19-22小节,阐述暴力实质就是阶级斗争。

“第一,一切政治权力超等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随着社会成员由于原始公社的瓦解而变为私人生产者,因而和社会和社会公共职能的执行更加疏远,这种权力加强了。第二,在政治权力对社会独立起来并且从公仆变为主人以后,它可以朝两个方向起作用。”

五、价值论

本章共44小节,1-19小节批判杜林的价值概念,20-44小节阐述剩余价值理论。

杜林关于价值的错误观点:“价值是经济物品和经济成果在交往中所具有的意义”。“价格或其他任何一种等价物的名称,如工资。”即,价值即价格。他认为物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它本是所包含的劳动,第二,‘手持利剑’逼出来的附加税。”他所说的附加税就是他专门提到的“分配价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但杜林的“分配价值”促成了在不付出对等劳动成果的条件下可以占有他人劳动成果,这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是大相径庭的。

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本章共13小节

延续了上一章的内容,杜林对马克思的价值观提出了猛烈的抨击,恩格斯则进行了坚决的反驳。

七、资本和剩余价值 本章共29小节

杜林歪曲了马克思的资本观,荒唐地认为“资本是经济的权力手段的主干,它被用来继

续进行生产并构成一般劳动成果中的份额。”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资本及其来源、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八、资本和剩余价值(续完) 本章共29小节

杜林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扭曲等于资本或利润。对于资本,杜林只能说,资本赢利是暴力的产物。恩格斯详尽的阐述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九、经济的自然规律。地租

本章共31小节,1-21小节,批判杜林的所谓经济的自然规律;22-31小节,批判杜林地租的错误观点。

杜林的经济的自然规律:“第一条规律,经济手段、自然资源和人力的生产率发明和发现而提高。第二条规律,分工:职业的区分和活动的分散提高了产率。第三条规律,距离和运输是阻碍和促进生产力的协作的主要原因。第四条规律,工业国家比农业国家具有大得无可比拟的人口容量。第五条规律,在经济方面,任何事情没有物质利益是不能完成的。” 对于地租,杜林认为,“自己经营自己的一部分土地的地主,除去经营费用,应该既获得地主的地租又获得租地农场主利润。”这样,地主就把地租付给租地农场主,实际上,在农业上,杜林认为地租等于资本。 十、《批判史》

全面地批判了杜林《国民经济学批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