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目标

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预习导学

一、作者、作品与背景

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二、字音字形

1.读准下面的字音

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ài) 狂澜(lán) 屏障(zhàng) 九曲连环(qū) 劈开(pī) 宛转(wǎn) 哺育(bǔ) 一泻万丈( xia)浊流( zhuó) 滋长(zī) 劈(bì复辟 pì开辟 ) 2.辨识下列字形并在括号内组词 障( ) 浊( ) 哺( ) 湃( ) 蟑( ) 蚀( ) 捕( ) 拜( ) 3.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巅:山顶。 哺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

狂澜:巨大的波浪。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广阔或壮大。 金涛澎湃:金黄色的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宛转: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

的流势盘旋往复。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黄河颂》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1)音节美。歌词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错落有致。在用韵上隔句押韵,构成自然和谐的韵律。

(2)画面美。歌词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一幅幅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3.“黄河颂”,从标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颂”是关键词,意味着作者抒写歌颂赞美之情; (2)歌颂赞美的对象是黄河。

4.梳理作者思路,明确诗歌层次,并概括层意。 全文分两部分:朗颂词与歌词,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朗颂词:表明歌颂黄河的主题 歌词:歌颂黄河

朗颂词将从“英雄的气魄”与“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两方面歌颂黄河。 歌词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望黄河(我站在高山之巅??劈成南北两面) 第二部分:颂黄河(啊!黄河!??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5.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6.“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7. 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探究质疑 1.“望黄河滚滚”,“望”统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实写?哪些内容是想象?写出发黄河的什么特点?“望”能换成“看”吗?为什么? “望”统领的内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实写的内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想象的内容: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望”不能换成“看”。因为“望”的范围宽广些,作者站在高山之巅,不仅可以远望近看,还可以想象,而“看”的范围比较窄小。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啊!黄河!”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历史贡献),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地理优势),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激励着中华民族)。 3.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屏障”?“铁的臂膀”是指什么?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 4.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拓展延伸: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的解释) 2.“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铁臂”,是什么意思?(发挥你的想象) 牛刀小试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山颠(diān) 哺育 (pǔ) 澎湃 (pài) b.狂澜 (lán) 赞歌 (zàn) 发源 (yuán) c.屏嶂 (zàng) 浊流 (zhuó) 滋长 (zī) d.气魄 (pō) 劈成 (pǐ) 宛转 (wán) 2.用下列词语造句。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广阔或壮大。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

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②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③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④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4.《黄河大合唱》,1939年作于抗日根据地 , 作词, 谱曲,由 个乐意组成。

5.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⑴ ⑵ 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读选文,回答问题: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