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连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俺爹俺娘》
1、了解焦波及《俺爹俺娘》这本书,欣赏“镜头里的爹娘”这部分的教材中提供的摄影作品,阅读与之相关的文字,从而深刻地体会儿女跟父母的真挚情感。
2、利用本单元学习的勾画、批注等方法阅读“书页中的父母”板块中节选的朱德的《母亲的回忆》,自主学习美国作家艾尔玛邦贝克《父亲的爱》的片段,感受父爱与母爱的不同。
3、阅读作家毕淑敏的《问问爸爸妈妈》的片段,通过交流卡与家长进行亲情沟通与交流,享受家庭温暖,共建和谐家庭。
4、针对文中提到的作家及作品开展关于父母亲情的课外阅读。 过程与方法:
1、本单元的主题是“感谢生活中有你”,阅读链接是主题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文内容是相关联的,所以阅读链接与课文阅读相链接,帮助学生对整个单元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并进行梳理升华,使文化主题更加丰富完整。
2、针对阅读连接的特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紧抓“阅读”与“链接”两方面。“镜头里的爹娘”“、“书页中的父母”这个两个版块引导学生读懂内容,有所感悟,梳理阅读方法,由阅读链接的范文作为平台在链接之上再链接,引发学生更为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由课内走向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读。 ““问问爸爸妈妈”这一板块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由课堂走向生活,也让本次阅读链接的学习具有了更大的意义。
整个教学过程着意构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这个阅读链接不仅能链接到更广泛的知识,还能链接更丰富的生活,甚至是为他的人生也做一个小小的链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间亲情,感受在亲情关爱下的幸福。
课前准备: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课件、搜集有关于亲情的文章。 一、整体回顾本单元课文,引入课题。
1、回想这个单元学过的这些课文,从中有哪些收获?出示课件
《渭城曲》、《别董大》为我们描述了送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深深的友情、淡淡的乡愁、浓浓的不舍与牵挂……
《有个孩子叫咪咪乔》又让我们体会到了女儿与玩具娃娃深厚的情谊,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也懂得了哪怕是一个玩具也是有生命和人权的,为我们打开了平等与尊重的别样天地。
《祖父·后园·我》后园成为了“我”和祖父共同的乐园,爷孙俩在一起快乐生活的场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纸船》载着冰心对母亲的思念,驶进母亲的梦中。泰戈尔的《纸船》让童年充满了幻想,让更多孩子的纸船启航。
《金色的鱼钩》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叫友爱,什么叫无私,老班长的形象深深的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
2、总结:亲情友情战友情,篇篇皆是人间真情,由“亲情”导入课题。 二、走进文本,领悟方法,感悟真情。
解释课题:俺爹俺娘“爹、娘”这样的称谓都是从山东方言演化来的,也就是父母,我们现在都叫“爸爸、妈妈”。父母亲情在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已经把父母和儿女牢牢地缠在一起,面对儿女,父母满是疼爱;面对父母,儿女心存感激。出示课件
(一)学习第一板块“镜头里的爹娘”,激情展示,感悟真情。 1、简单介绍焦波及《俺爹俺娘》这部书。出示课件
焦波是我国著名的摄影师。他说:爹娘一天天变老,我舍不得爹娘走,我要用照相机把爹娘留住。 留住他们的生活瞬间,也就留住了活生生的爹娘。 于是,他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父母,真实的纪录了父母相濡以沫的生活片断,借以表达一位游子在外思念爹娘的真挚情感。
《俺爹俺娘》这部书就是从焦波给爹娘拍摄的万余张照片中精选出来,并配以朴实的文字而成。
2、学生自读焦波在《俺爹俺娘》一书的开篇词。 3、观看焦波的《俺爹俺娘》一书中的精彩片段。
(1)(出示俺爹照片)这是俺爹,他有着一双倔强的眼睛,爷爷从来没有登上过泰山,俺爹就抱着爷爷的照片登上了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