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博士-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博士 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 一级学科名称 适用年级 经济学院 理论经济学 从 2016级开始适用 培养类别 一级学科代码 修订时间 √博士 0201 2016年 6 月 覆盖专业 专业名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 基本学制 学分 博士:脱产3年,在职4年 博士(不含留学生):总学分≥27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25学分,非学位课学分≥2学分 按照自然、社会、经济实践和理论工作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培养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特长,具有高级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在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相关行业工作,应变能力强,能够总结概括工作经验、掌握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进行实践和理论研究,并自觉尽职尽责,在自己岗位上作出创新和贡献的高级人才。 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基本具有独立性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一)科研成果要求 我校对正常毕业博士生在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取得的科研成果提出了全校性基本要求如下: 1.在CSSCI来源刊物及以上级别刊物(不含增刊、专刊)、或国外专业学术期刊、或本学院所认定的学术期刊(由各学院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认定并报研究生部备案)上发表3篇本学科、专业学术论文。本人必须为所发表论文的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可为第二作者。 2.公开出版1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的,1部可以折算合乎上述要求的学术论文3篇; 3.作为主持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1项可以折算合乎上述要求的学术论文1篇。 上述科研成果都必须是在学期间(入学——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截止日)取得,成果发表或取得时必须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二)创新培养要求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l号)的要求,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培养过程中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根据国家和学校创新教育的要求积极参与每年度的国家级、省级、学校的创新项目立项竞争。结合导师的课题参加创新课题研究,参加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学术会议、博士生论坛等各自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尽可能外出调研和进行学位论文的资料搜集工作,通过参与各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等不同渠道和方式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从事具有前沿性和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或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并遵循以下原则: 1.导师负责制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以自学为主,注意采取启发式、研发式教学; 4.因才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个人特长,注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覆盖专业简介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新设的理论经济学二级学科。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揭示、分析人口经济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辩证关系,评价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和进行企业策划管理。本专业点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本专业点在学科研究方向名称 01人口与经济发展 02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 03生态经济发展研究 培养目标 科研能力及创新培养等要求 培养方式 覆盖专业简介及研究方向 专业名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建立和发展进程中,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云彦主编)和我国第一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刘思华主编),率先建立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第一外国语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04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05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 总总学 学分 时 2 3 1 34 51 17 周开课 学学期 时 4 4 4 1 1 2 备注 在导师的指导下选修 31011001 公共必修课 31081001 31011002 公共选修课 从我校当年研究生公共选修课课程目录中选修 ≥2 ≥34 51 51 51 34 34 34 34 34 31032001 31032002 学科基础课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研究方法 一级学科经典文献 专业经典文献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27学分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选填) 3 3 3 2 2 2 2 2 4 4 4 4 4 4 4 4 1 2 1 1 1-2 2 1 1 31132001 31002002 31002001 专业课 总计 其他要求 31033017 31033007 31033008 其他培养环节 科研及学术成果 内容或要求 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中毕业资格审查要求 考核时间及方式 第二学年 中期考核(博士必填)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 社会实践 教学实践 学术训练 完成中期考核课程要求并通过中期考核统一考试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应在学位论文 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

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学位论文答辩和审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执行。 本学科主要文献、目录及刊物(选填)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著作或期刊名称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 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 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论人力资本投资 人口统计学 人口原理 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 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 增长的极限 自然资源评价利用概论 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 环境与贸易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模型与案例分析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 自然资源经济学 资源环境统计 我国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承载力研究 Living Within Limits History of Population Theories The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Classic Writings 作者 杨云彦 陈浩 杨云彦 刘思华 赫尔曼·戴利 张帆 姚志勇等 (美)保罗 Thomas Andersson等 (美)莱斯特·R·布朗著 罗杰·珀曼等 (美)西奥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 1999 1997 2001 2001 2002 2004 1998 2002 2002 1992 2006 1959 1987 1998 1984 1987 2005 2001 2014 2016 2012 2004 2014 1993 1974 1998 考核方式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备注(选读/必读) 必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必读 必读 选读 必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选读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多·W·舒尔茨著 社 李仲生 马尔萨斯 彭松建 Thomas Anderson等著 梅多斯著 连亦同 (美)托马斯·思德纳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tterdam University Pres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叶汝求著 刘耀彬 梅林海 汤姆·泰坦伯格 (Tom Tietenberg) 高敏雪等 邱东等 G. Hardin J. Overbeek Julian L. Simon (ed.)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