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高一选修)

师:月是古代相思之物,是跃动的生命的脉搏,在唐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的纽带,穿越着时空,传递着情思。下面请同学们回顾有关月的诗句: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旅夜书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

生:思乡之情。

师: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是诗人站在滚滚滔滔的长江边岸时,看到优美的自然景物,特别是那一轮随波而生的孤月时引发的,那么这一轮随波而生的孤月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生:运动的。

师:那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诗中有关月的句子,分析月的变化过程,画一幅月的活动变化图(生分组讨论画图,这时可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去画,画完后写上名字。) 师:赵明建同学的这幅流动图很具体形象的体现了月的流动变化过程,明建同学,请你结合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构思过程。

赵明建:我从诗中“海上明月共潮生”悟出月亮在海平面升起;从“皎皎空中孤月轮”画出皎洁的月亮高悬在天空,从“江潭落月复西斜”画出西斜之月;从“落月摇情满江树”画出月落之图。

师:思路比较清晰,语言表述也很精当,这幅图也画得具体形象,只不过我发现了一点美中不足的地方,同学们看出来没有? 生:(笑)方向错了。

师:太阳、月亮都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明建的这幅图月亮从西方升起了,有一句话“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看来太阳、月亮能从西边出来了。(师生很友好地笑了笑) 生:不管方向如何,明建同学这幅图体现了诗人的思维过程,诗人就是以月为线索,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四个思维点,并且在思维的过程中融入了写景、抒情、议论等等。我们就以这幅“月的流动变化图”为参照物,探究这首诗的艺术魅力。请同学分小组讨论这样两个问题:

1、当月亮随波而生时诗人看到了哪些美景?

2、当皎皎孤月高悬时,先想到了什么?后想到了什么?(讨论五分钟) 师:哪个小组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甲:诗人看到了春天、长江、花草、月亮、夜

师:能不能在每一处景物之前加上优美生动的形容词,使景物富有活力?

生:明媚的春天,浩瀚无垠的长江,五彩缤纷的花草,一泻千里的月光,朦胧静美的夜色。 师:很好,请同学们齐读这一节“春江潮水连海平”到“汀上白沙看不见”(生齐读) 师:在美丽伟大的自然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渺小,所以当孤月高悬时,诗人先想到了什么? 生二:想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师:诗人能不能解答?我们能不能解答? 生:不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