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1 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测)(含解析)

专题11:古代诗歌阅读之语言与表达技巧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班级 学号 得分

1、(2017届四川省成都市九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10分)

送 李 端 卢纶

故关①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写来平直、刻露。但由于是紧承上句脱口而出的,应接自然,

故并不给人以平淡之感,相反倒是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处处与上句照应,如“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

发展自然,色调和谐,与上下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少孤”已属人生之大不幸,“为客早”则不幸又深一层,诗人

感叹友人从小成为孤儿,身世飘零,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动乱和人们动乱中漂流不定的生活。

D.“风尘何处期”,将笔锋转向预卜未来,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这样作结,委婉含

蓄,言有尽而意无穷。

E.全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

无穷。

【答案】CD

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未法等多

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选用了哪些意象,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有没有直接抒情的词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等。如本题C应为感叹自己。

(2)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5分)

【答案】①故园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

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小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解析】审题,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本题既是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又是考查

学生理解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泪”应是悲愁的情感,通读全诗,逐联逐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的情感,然后加以概括。一二联衰草、寒云、暮雪写出了对故园衰败之悲;第一联中的“离别自堪悲”写出送别友人之悲;第三联中“少孤为客早” 写出身世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动荡之悲;“风尘何处期”写出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2、(17届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下列小题。(10

分)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

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

B.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营造了一幅静谧安详的自

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特征和生活趣味。

C.颁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

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D.颈联中作者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本联围绕题目

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

E.尾联明确点出此次送别地点在潜水驿,作者写驿楼、宫树和马鸣,结句托物言志,

以驿马疲惫再三嘶鸣,渲染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BE

(2)请从写景角度来简要赏析本诗颈联。(5分)

2

【答案】(1)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也行,以鹊噪衬托禾地之静,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

草静景;(2)视听结合。晚禾、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3)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句。答题关键词“写景角度”“颈

联”。答题首先点明写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3、(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10

分)

别吴仲俊 【宋】吴锡畴

背人春事①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 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棟花风。 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 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②老来同。

〔注〕①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②作恶:指忧郁不快。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貝象人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

友人的离别之情。

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

时泪水未干的情景。

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

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

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

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

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

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

【答案】BD

(2)“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①构思巧妙。由“春去”引出“人去”,渲染了友人间离别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

调。②手法精妙。“背人”使用比拟手法,借春天的离去形象表达诗人的感伤。“浅紫”“深红” 使用借代的手法,以“次第空”写出繁花的凋零,营造了暮春时节感伤的氛围。③用词精妙。“空”字使用精妙,形象写出春天离去的空寂之感。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