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季学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终结性考试
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 非正式的行政人事制度安排就是人们对原发性规则的尊重,依靠( ),这些规则人们构建了整个人事行政秩序。
A. 道德 B. 法律 C. 意识形态 D. 风俗习惯 的途径,也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 A. 培训 B. 教育 C. 纪律 D. 管理 答案:AB
10. 理性经济人性观和封闭性的环境观的代表人物有( )。
A. 韦伯 B. 泰勒 C. 法约尔 D. 马斯洛 答案:ABC
11. 公共部门包括\纯粹\的政府组织,还包括\准\ 答案:ACD
2. 制度合法性的内涵说到根本处就是( )。
A. 权威 B. 公平 C. 正义 D. 民主 答案:BC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需的基本功能是( )。
A. 人力资源规划 B. 人力资源获取 C. 人力资源开发 D. 人力资源纪律与惩戒 答案:ABCD
4. 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 )。
A. 智力 B. 技能 C. 知识 D. 体力 答案:ABCD
5.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 )。
A. 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 C. 劳动力的参与率 D. 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答案:ABC
6. 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 )。
A. 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B. 智力 C. 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 体质 答案:ABCD
7. 劳动者的心理素质是指劳动者心理特征的总体状况,包括劳动者的( ),它是人力资源质量的心理基础。 A. 人格素质 B. 心理结构素质 C. 情商 D. 心理功能素质 答案:AD
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依据损耗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 )。
A. 前期投资损耗 B. 制度性损耗 C. 管理损耗 D. 后续投资损耗 答案:BCD
9. 员工的( )是最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
公共部门即( )。
A. 公益企业 B. 公共事业 C. 非政府公共机构 D. 国有企业 答案:ABC
12. 各国公共人事制度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趋向,这一趋向反映在( )。
A. 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B. 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
C. 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
D. 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答案:ABCD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基本内容上相比较,进一步健全了干部人事管理的( )。
A. 新陈代谢机制 B. 竞争择优机制 C. 权益保障机制 D. 监督约束机制 答案:ABCD
14. 微观的人力群体生态环境具体包括( )。 A. 人力政策法规环境 B. 人力管理环境 C.
人力市场环境 D. 人力战略环境 答案:ABCD
15. 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80年代后期,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势头更加猛烈,其主要代表有( )。
A. 罗默的经济增长-收益递增型的增长模式
B. 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C. 斯科特的资本投资决定技术进步模式 D. 贝克尔的微观进步模式 答案:ABC
16. 人力资本的性质主要体现在( )。 A. 人力资本的生产性 B. 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C. 人力资本的可变性 D. 人力资本的功利性 答案:ABCD
17. 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是一种\特殊市场合约\,致使其存在着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本产权的更为复杂的特殊性质即( )。
A. 产权交易的非最优性 B. 产权收益的递增性 C. 产权的强外部性 D. 产权的相对残缺性
答案:ABCD
1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本产权的运作必须以( )为基础。 A. 市场机制 B. 竞争机制 C. 契约机制 D. 保障机制 答案:ACD
19. 公共部门人力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的实现,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
A. 我们所处的环境怎么样B. 我们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
C. 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目标 D. 我们做得如何 答案:ABCD
20. 从规划范围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有( )。
A. 全国性人力资源规划B. 地区性人力资源规划 C. 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D. 某项任务或具体工作的人力资源规划 答案:ABCD
21. 从规划的性质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
A. 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B. 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C. 指令性规划 D. 指导性规划 答案:AB
22. 根据规划的内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 )。
A. 录用规划 B. 培训开发规划 C. 使用规划 D. 绩效评估与激励规划 答案:ABCD
23. 人力资源数量层次规划主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 分析人力资源的需求 B. 分析人力资源供给 C. 协调人力资源供需缺口 D. 分析人力资源的分布
答案:ABC
24. 用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性预测法有
( )。
A. 德尔菲法 B. 自上而下预测法 C. 回归分析法 D. 比率分析法 答案:AB
25. 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 )。
A. 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 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 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 流动 D. 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答案:ABC
2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内在动因是( )。
A. 物质生活环境的需求 B. 社会关系的需求 C. 发展的需求 D. 竞争的需求 答案:ABC
27. 合理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价值是( )。
A. 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 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 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 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答案:ABCD
2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 )。
A. 用人所长的原则 B. 人事相宜的原则
C. 依法流动的原则 D. 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ABCD
29. 转任的主要特点是( )。 A. 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 B. 不涉及到公务员身份问题
C. 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
D. 目的是有计划抽调公务员加强某一方面的工作
答案:ABCD
30. 人力资源市场具有的功能是( )。 A. 调配功能 B. 信息储存和反馈功能 C. 教育培训功能 D. 管理功能 答案:ABCD
31. 工作设计是对组织内的( )进行的设计,以提高工作绩效和实现组织目标。
A. 工作目标 B. 工作内容 C. 工作职责 A. 性质不同 B. 目的不同 D. 工作关系 答案:BCD
32. 在实际运用中,直接观察法必须贯彻( )的原则。 A. 观察的工作相对稳定
B. 适用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C. 尽可能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被观察者的工作
D. 观察前应拟定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答案:ABCD
33. 在编写工作说明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 )的准则。
A. 清楚 B. 准确 C. 专门化 D. 全面化 答案:ABC
34. 工作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答案:ABCD
35. 工作评估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 )。 A. 排序法 B. 分类法 C. 因素比较法 D. 点数法 答案:AB
36. ( )采用的是品位分类方法。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答案:AB
37. 人才测评的方法包括( )。
A. 笔试 B. 心理测验 C. 面试 D. 评价中心技术 答案:ABCD
38.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具有( )的特点。 A. 经济高效 B. 测评面宽 C. 误差易控 D. 督导力强 答案:ABCD
39. 面试和笔试相比,具有( )的特点。 A. 测评的素质更全面 B. 测评内容的不固定性 C. 主观性强 D. 考官与考生交流的互动性 答案:ABCD
40. 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 )。 A. 权威原则 B. 地域原则 C. 面广原则 D. 及时原则 答案:BCD
4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和常规教育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C. 内容不同 D. 形式不同 答案:ABCD
4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通用的培训形式包括( )。
A. 部内培训 B. 交流培训 C. 工作培训 D. 学校培训 答案:ABCD
43. 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答案:ABCD
44. 从激励内容角度,可以将激励划分为( )。
A. 物质激励 B. 外在激励 C. 精神激励 D. 内在激励 答案:AC
45. 外附激励方式包括( )。
A. 赞许与奖赏 B. 竞赛 C. 考试 D. 评定职称 答案:ABCD
46. 与工商界的绩效特征相比较,公共部门的绩效明显呈现出( )的特征。
A. 公共部门绩效目标的复杂性
B. 公共部门绩效形态的特殊性
C. 公共部门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D.公共部门绩效的易测性 答案:ABC
47. 绩效评估系统主要由( )构成。 A. 工作数量 B. 工作质量
C. 工作适应能力 D. 工作效益 答案:ABC
48. 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 )。
A. 工资 B. 奖金 C. 津贴 D. 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答案:ABCD
49. 一般而言,适用于对公共部门人员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和考绩\较劣\者的惩戒是( )。 A. 减薪 B. 停薪 C. 停升 D. 降级 答案: ABC
50. 从总的趋势看,西方各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呈现出( )的特征。
A. 约束与监督以\道德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