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吉首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吉首一中2015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竹文学所扭结并散发的巨大审美——文化效应,不仅得力于其意象系统多维多重的整体性及动态性的表意功能极为契合中国文人的多种价值追求,还在于该系统具有沟通文学自身的理论层面及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的特殊机制,由此而全方位地建构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

与游仙、山水、咏史、怀古等题材形式并列,所谓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赋是古代抒情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与表现形式。竹在这之中便占有重要一席。《姜斋诗话》卷二言“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正是竹文学初兴之时。可以说,咏物诗的兴起成熟是与竹文学发展历程相近的。文人咏竹时完善臻美了咏物手法。在咏竹之作接受与鉴赏过程中,中国文人逐步廓清了如何处理咏物作品“形”与“神”、实体与象征关系的认识。竹子的“节”与文人气节的“节”音同形同,语义相通,以竹比德象征意趣极为明晰,特定的情感取向与价值关怀结体于竹意象之中,文学表现的模式化亦诱发、触动并强化了创作主体理性探究其内在表现规律的冲动,从而促进了所有咏物作品整体规律的探求。《岘佣说诗》即谓:“咏物诗必须有寄托,无寄托而咏物,试帖体也。”不妨说,竹文学牵引得咏物作品及其理论注重现实性。

竹在文人情感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也是多方面的。且不说一些日用与书写用具,许多传统的乐器如笛、箫等均为竹制。甲骨文“龠”,即竹制乐器,据说是排箫的前身。殷周时已有竹制乐器如竽、筑、篪、籁、箫、笛、筝等等。近年有论者据曾侯乙墓出土的七孔竹笛,认为宋玉《笛赋》是真实的,而宋玉之作直启马融《长笛赋》,两篇作品均描绘竹产于高山绝岩,奇条异千,气势不凡,所制笛音精妙合律,这都并非偶然。古代乐师对何种竹制何种乐器十分讲究。像种龙竹、葱竹宜作笛,慈母山竹、紫竹宜作箫,邹山筿竹宜作笙等等。古称音乐为“丝竹”,唐代还称奏乐者为“竹人”,宋人称领舞人为“竹竿子”。竹,在物质载体上给予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是难于替代的。物质层面上的文化积存,久之也影响到后人对竹植物特性的观照中。而古代诗与乐联系极为密切,竹在诗乐、物我间的中介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竹又更多地体现出诗画相通的某些契机。由宋至清的文人花鸟画中,竹所占的比重

罕有其匹。其实唐代画竹已为独立题材,有名的画家有萧悦、程修己等人,五代时南唐画竹名家尤多,北宋更是画竹成风。苏轼《与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谓“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而诗亦如其人,诗画同为文人心声。李东阳《麓堂诗话》早注意到此:“予尝题柯敬仲墨竹曰‘莫将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画法与诗法通者,盖此类也。”表现技巧上的诗画相通正缘其创作主体心灵相通。中国画重写意,诗重言志,二者都注重以形写神,以少总多,讲究神韵空灵、意在象外。而古代文人又多为琴棋书画兼通,竹文化也就多渠道地渗透到文人心灵深处。

竹使人移情,人又移竹之情,竹之于中国文人的物我关系是双向建构式的,竹的品格精神也是中国文人人格价值的高标。

(选自王立《竹意象的产生及文化内蕴》,有删改)

【注】(试帖体)常用于科举考试的限字数、限韵脚的诗体。

1.下列对竹与中国文人的联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竹子的“节”与文人气节的“节”音形皆同,语义相通,用竹象征文人的德就很有意趣。

B.竹在文人情感生活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用途。比如,一些日用与书写用具以及传统的乐器都是竹制的。

C.竹文化全方位地建构了中国文人的审美情趣,因此多渠道地渗透到文人心灵深处。 D.竹与中国文人的物我关系是双向建构式的,即竹使人移情,人又移竹之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姜斋诗话》卷二言“咏物诗,齐梁始多有之”,这说明咏物诗的兴起成熟是与竹文学的发展历程相近的。

B.《岘佣说诗》中的“咏物诗必须有寄托,无寄托而咏物,试帖体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咏物诗须注重现实性。

C.作者引用苏轼《与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是为了说诗亦如其人,诗画同为文人心声。

D.“‘莫将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画法与诗法通者,盖此类也。”意思是诗画表现技巧相通,都注重以形写神,以少总多,讲究神韵空灵、意在象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咏竹之作接受与鉴赏过程中,中国文人逐步认识到如何处理咏物作品的“形”与“神”,即实体与象征的关系。 B.作者认为宋玉的《笛赋》是真实的,宋玉之作与马融之作都描绘了竹产于高山绝岩,奇条异千,气势不凡,所制笛音精妙合律,这并非偶然。 C.竹在物质载体上给予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在诗乐、物我间的中介作用都是巨大的。 D.由宋至清的文人花鸟画中,竹所占的比重很大,竹为诗画相通提供了某些契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琦等拱手曰:“敢不尽力。”未几,诏英宗判宗正,辞不就,遂立为皇子,又称疾不入。光言:“皇子辞不赀之富,至于旬月,其贤于人远矣。然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愿以臣子大义责皇子,宜必入。”英宗遂受命。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