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信息素养是决定知识经济时代公民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信息技术教学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对瑞安市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与建议,以此促使瑞安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建议

A Survey on Prim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ructions in Rui’an

Chen Jie Director: Ruan Gaofeng

(College of Xingzh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

Abstract: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n important index about the citizens’ competitiveness in knowledge economy times.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people’s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analyse the problem of I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observation .to understand the form such a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and give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which prompted ruian prima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s fast development.

Key Words:IT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使得信息技术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新时期的重要技能,而缺乏信息素养的人往往会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成为新时期的文盲。所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我国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指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2000年,我国教育部召开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本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此后还陆续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0]35号)。近年来,我国不仅加强了政策上的力度,而且加大了财政投入。截止2003年,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生机比提高到33: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5月8日印发了《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坚持优先抓好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和“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

瑞安,位居我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浙江省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瑞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育整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市教育局的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4年至2007年,瑞安市在教育事业上投入资金达34.9亿元。2008年,瑞安市教育总投入达到11.7505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

同时,教育信息化也成为瑞安市教育发展中的重点工作,按照该市“十一五”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截止2006年到2010年,瑞安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4110万元。目前,全市建成5所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16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在全市2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1所初中61所和124所小学已全部实现联网,其中专线接入率分别达到100%、60%和50%。全市人机比达10:1,其中小学12:1、初中8:1、高中6:1,80%的教室可直接上城域教育网或互联网。同时,瑞安市教育局每年都定期给教职工开展多层次信息技术培训,以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正是上述举措,瑞安教育信息化建设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也使得瑞安的信息技术教育有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劣并不能单纯地以资金的投入与设施的建设来衡量,最终的还是需要由教学的效果来评价。政策支持与物质投入是否改善了瑞安的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又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基于这些问题的考虑,笔者以城镇小学为例,对该市信息技术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信息技术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使用的领域范围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然而,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指的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1]。

1.2.2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指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来培养信息素养,从而达到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与学的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因此,通过定义,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达到现代化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有几种。主要包括:学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学,家庭教育,远程教育等等。而学校信息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佳途径,值得推广。在我国,单独开设的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主要形式,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 1.2.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在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信息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人类日常生活乃至科学活动的深远影响。

在内容体系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计算机作图、用计算机作文等4个必修模块和网络的简单应用、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等两个选修模块。

通过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良好的信息道德、伦理与习惯。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以下目标: (1)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 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 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 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 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和软件。

2 调查设计与实施

2.1 调查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和教学内容这几个方面的调查,了解瑞安市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找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2.2 研究设计与工具开发

笔者先是搜索现有的问卷来学习和借鉴,再基于对瑞安城市特点的考虑,采用了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最后,在问卷数据整理方面,笔者先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和筛选有效问卷,再建立数据库来录入数据。

笔者通过CNKI下载学术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论文来查阅相关使用的问卷,还直接通过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直接输入题目,查询相关问卷。然后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问卷来编写本次调查

问卷。分别设计了信息技术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份问卷。包括信息技术教师情况、学校教学设备、课程教学情况;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满意度等内容维度。

通过调查瑞安市城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想了解瑞安市城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备配置情况;了解信息技术教学资源情况,如教科书的质量、适用性、适用状况,信息技术教学中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来源;了解信息技术教师情况,如任课教师的学历、专业、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上课时讲课的时间和学生上机练习的时间分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了解学生情况,学生是否喜欢这门课程,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堂纪律,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通过对现状的总结,找出信息技术教学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问卷调查法是此次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和问题分析的主要依据,题目围绕研究内容设计,题目数量控制在15以内,以确保调查对象认真对待每个题目,从而保证调查的科学性。 2.3 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分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通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问卷调查了解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自身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等;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喜爱程度和课堂积极性等等。

瑞安市城镇小学共有24所,其中10所在市区,14所镇级小学。此次调查研究以这24所小学为调查对象总体。在调查研究中,抽样方法的确定至关重要。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分段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在对总体质量构成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这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最为合理,样本代表性好,抽样误差减少。因此,笔者将从市区10所小学中随机抽取3所,在14所镇级小学中随机抽取4所,总共7所城镇小学作为抽样调查对象。分别向这7所小学的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小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4 调查的实施与数据回收

瑞安教育学区主要分安阳学区、莘塍学区、塘下学区、马屿学区、飞云学区、湖岭学区。而其中的安阳学区是属于瑞安市区,其余都是乡镇。在样本范围内根据市区小学和镇级小学的差别采取分层抽样,选取了7所小学为研究对象。对于这7所学校里学生和教师的问卷发放是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在发放问卷前,笔者先对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问学校网站等途径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的实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于2010年10月中旬下发,小学生调查问卷下发7所小学。下发100份,回收96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调查问卷下发到瑞安市7所小学下发21份,回收18份。所有调查问卷回收率均为85%以上,调查结果具有可信度。

针对问卷中不能明显反应的问题及无法以客观题作答的题目,笔者还到其中2所学校实地听了4节小学信息技术课,以及对2名小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

3 调查结果

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录入、分析是本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步骤。为了提高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质量。笔者把不同学校收集的文件分类和编号,再次按照市区小学和镇级小学分类叠放,方便录入分析数据。

3.1 小学信息技术设备建设情况 3.1.1 硬件教学设备建设

抽样调查的7所小学中,共有学生6912人,学生用计算机合计685台,生机比为10.1:1,其中市区样本学校的生机比为9.81:1,而镇级样本学校的生机比为10.34:1(如表1所示),高于瑞安市“十一五”规划人机比12:1的目标,由此得出,在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方面,城镇小学明显领先于全市的平均水平。结合观察与访谈,我们也发现,这些学校都能保证信息技术教学“一人一机”,较好地学生上课实际操作时间,也就是说初步具备了实施高质量信息技术教学的物质基础。

表1 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调查统计表

市区小学 镇级小学

学生人数(人) 机房数目(个) 学生机数目(台) 生机比(%) 3240 3672

6 6

330 355

9.81:1 10.34:1

但是,结合实地考察之后,我们也发现尽管这些学校有不错的生机比值标,但这些学生用机的配置情况都不甚理想,大多数机器过于陈旧,总体配置过低,运行一些当前的主流软件与应用程序比较吃力;同时,经年的使用之后,一些主机积存了不少故障,如噪音大、显示效果差、键鼠等外设操作不灵等。 3.1.2 学校网络建设

完善的网络环境是顺利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表2中,我们也可以得到,在瑞安市市区小学和镇级小学大都能通过宽带上网。在抽样样本的调查中,瑞安市城镇小学的连网学校比例达到了100%。

表2 校园局域网抽样调查统计表 市区小学 镇级小学

连网学校(所) 校园网(所) 学校总数(所) 3 4

2 2

3 4

连网学校比例(%) 100 100

另外根据实地考察,笔者发现在抽样样本里,市区小学的局域网网速比镇级市的小学稍快。而在校园网建设方面,情况不容乐观数量较少,7所抽样样本小学仅仅只有4所已经建有校园网包括2所市区小学和2所镇级小学拥有校园网。因此,瑞安市在“校校通”工程上是较完善的,在校园网建设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强,任务还比较严峻的。虽然“校校通”并不要求每所学校都有功能健全的校园网,但是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必然离不开完善的校园网作为奠基和辅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