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统计表》
课 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2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分类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并感受到用统计表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 3.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自主分类,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分类的结果。 2.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合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和学案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 师:周末,阳光明媚,很多爸爸妈妈相约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出示课本情境 图)看,这么多人一起玩多开心呀!他们想玩捉迷藏游戏,现在得把这么多人分成两 组。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师:分成两组做游戏,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把分类的结果用你觉得最好的 办法呈现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2、呈现学生分类计数的结果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做好分类了吗?现在谁能展示自己的分类? 学生可能展示的分类: 生1:我是按大人和小孩的标准分类,是这样整理出来的。 人数 大人 8 孩子 4 生2:我是按男、女的标准分类,是这样整理出来的。 1
人数 男 6 女 6 生3:我是按大人和孩子的标准分类,是这样表示整理出来的。 大人: 孩子: 生3:我是按男女的标准分类,是这样整理出来的。 男 女 …… 师:同学们用了很多种方法,大家来看,哪种呈现方式最简洁、最清晰,一眼就能看出分类的结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用数字和表格的形式呈现分类的结果最简单、最清楚。 3、指导学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 师:刚才大家说了,用表格的方式最好、最清晰。但是,你会画表格吗?现在老师就教你如何画一个表格。 教师选取刚才学生用表格分类的作业呈现在黑板上,板演绘制简单统计表的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会画表格了吗?现在大家动起手来,刚才用表格表示的,好好整理一下你的表格。看看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的。刚才不是用表格表示的,快动手用表格的这种形式来表示一下吧! 学生模仿教师用统计表重新记录分类计数的结果。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并能及时解决问题。 4、根据数据提出问题,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师:刚才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表示了分组的结果,有的同学按大人和孩子分,有2
的同学按男、女来分。(出示两个表格)根据这两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提出的问题,自己可以解答吗? 学生提问题,并自己解答。 生1:大人比孩子多几人?8-4=4(人) 生2:一共有多少人?8+4=12(人) 生3:我也是提出一共有多少人,为什么我的列式是6+6=12(人)? …… 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一共有多少人时,为什么有的同学列式为8+4=12,有的同学列式为6+6=12呢? 生1:8+4=12是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大人加孩子就是一共有12人。 生2:6+6=12是男的有6人,女的有6人,男人加女人就是一共有12人。 生3:8+4=12是根据大人和孩子的分类算的,6+6=12是根据男、女的分类计算的。 …… 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但是无论怎么分,最后的总数应该是一样的。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的两种分法以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分法吗? 生:我还可以按爸爸、妈妈和孩子分成三类。 师:这样分法也很好,请同学们用表格来表示出这种分法好吗? 学生动手制作表格,教师指导。 展示按爸爸、妈妈和孩子分成三类的表格。 人数 三、巩固应用 见课件 四、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都很棒,谁来谈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爸爸 4 妈妈 4 孩子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