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重点笔记(1-6全)

(1)概念: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之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照所

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三个环节:(1)暗示者

(2)暗示信息 (3)被暗示者

2.暗示的分类:(1)信息来源:a.他人暗示

b.自我暗示 (2)暗示者的目的:a.有意暗示 b.无意暗示 (3)暗示双方的接触关系: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4)暗示效果:a.暗示(达到了暗示者的预期效果) b.反暗示(达到了相反的效果)

3.影响暗示效果的主要因素:(1)暗示者的社会地位、权力、威望、人格魅力

(2)被暗示者独立性、自信心、知识水平 (3)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按时者效果的客观因素

52、社会感染

1.社会感染的概念(识记,领会):

(1)概念:是一种通过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2)特点:a.双向性 b.爆发性 c.接受的迅速性

2.社会感染的分类:(1)个体间的感染(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式)

(2)大众传煤的感染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

3.模仿、暗示、社会感染作为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属于社会心理现象。 53、爱情的概念(领会)

1.概念: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 2. 特点:(1)异性恋

(2)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对成熟 (3)是一种高级情感

26

(4)建立在生理基础上 (5)基本倾向是奉献

54、爱情的发展阶段(识记)

1.取样和评估: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赢余 2.互惠:双方可能交换收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 3.承诺:双方关系相对固定

4.制度化: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 55、爱情的形式 1.激情式 2.友谊式 3.游戏式 4.占有式 5.逻辑式 6.忘我式 56、爱情三角形

1.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 2.激情(魅力与性吸引) 3.承诺(决策、承诺) 57、婚姻的概念(领会)

1.概念:婚姻是男女个人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

2.本质:社会性,即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3.动机:经济、繁衍和爱情

4.现代婚姻:爱情成为主导动机,余次是繁衍和经济。 58、夫妻关系的模型 1.爱情型 2.功利型 3.平等合作型 4.建设型 5.惰性型 6.失望型 7.一体型

27

59、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识记)

1.需求不满:(1)自我价值得不到对方的承认,自尊心手损

(2)一方或双方性要求得不到满足 (3)一方或双方正当的感情需要得不到满足 (4)家庭经济需求得不到正当满足 (5)休闲、爱好等方面,兴趣差别大

2.价值观念不一致

3.远离的“自我”:(1)利益受损,各趋己利

(2)爱是满足自己,不是贡献

(3)遇到分歧互不相让]双方处于痛苦时,不安慰,不帮助 (4)双方心理调试过程缓慢,难以进入心理和谐状态 4.夫妻的性差异(可能是夫妻冲突的深层次原因) 60、离婚

1.离婚的概念:离婚是常见的婚姻解体方式。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和制度化的婚姻解体形式的离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2.离婚的原因(识记):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

1)

结婚年龄较低的容易离异 2)

因未婚先孕而结婚,往往容易离异

3)

短时相识的结婚,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容易离异 4)

父母离婚提供了离婚的榜样

5)

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 6)

夫妻角色不平等,不是应的,容易离异 7)

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

61、家庭的概念(领会)

1.概念:家庭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及收养关系构成的。 2.特点:(1)以婚姻、血缘为纽带

(2)家庭是一种初级社会群体,其成员间,面对面交往,直接互动与合作 (3)与其他社会关系比较,家庭关系最为密切、深刻。

62、家庭的结构

1.结构要素:(1)家庭成员的数量

(2)代际层次: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由代际不同产生的代沟) (3)夫妻的数量:夫妻是家庭的核心。核心越多,家庭越不稳固

28

(((((((

2.结构模式:(1)核心家庭(已成为各国家庭的主要模式)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其他家庭

63、家庭的功能

1.家庭的功能(识记):(1)经济功能

(2)性的功能 (3)生育功能 (4)抚养与赡养 (5)教育功能 (6)感情交流功能 (7)休闲与娱乐

2.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1)社会与环境的因素

(2)家庭成员的素质 (3)家庭成员间的人际距离

64、家庭生命周期(此概念只使用于核心家庭)(识记) 1.形成(结婚——第一个孩子的出生)

2.扩展(第一个孩子的出生——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 3.稳定(最后一个孩子的出生——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4.收缩(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5.空巢(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配偶一方死亡) 6.解体(配偶一方死亡——配偶另一方死亡)

笔记3

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普莱尔 儿童心理学创始人 2、德 《儿童心理》-较系统 -较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3.儿童心理学德演变和发展 ①儿童心理学的建发展 ②儿童心理学的分发展 4、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1.1957 美国 《心理学年鉴》 用“发展心理学”作章的名称,以“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2.霍尔 20世纪初 《青少年心理学》;《衰老:人的后半生》将儿童心理学范围推至青春期。 3.荣格 本世纪 20-30年代,阐述毕生心理发展观念 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

4.何布渥斯、古德奈佛20世纪30-40年代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概述》-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 5、2500年前,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

――没有成为科学的发展心理学

29

1989 年,刘范:提出了划分年龄段的思想

最早:始于20世纪30、40年代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 6、.发展心理学的新进展:(20世纪70年代):(理解)

①揭示了婴儿心理发展能力 ②儿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③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④毕生发展的观点日益成为广大心理学家接受

7、.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 (1)、客观性原则 (2)、能动性原则

(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 (4)、教育性原则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式:(识记)

(1)、纵向研究: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里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① ① 目的: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② ② 优点:可以系统地了解同一些个体的心里发展过程的连续变化,以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③

③ 局限:样本少,追踪过程中易丢失样本。

(2)、横向研究:同一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 ① ① 目的:了解心理随年龄而产生地变化

② ② 优点:同时研究较大样本,时间短,成本低。 ③

③ 局限:难以得出个体心理地连续变化过程

(3)、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地研究。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研究方式-①组群研究与个案研究:将纵向研究应用于单一的特殊被试者身上的追踪研究。 ②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因任务要求不同跨文化比较研究 9、.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① 观察法: ②

试验法

③ 访谈法 ④ 临床法

10、.心里发展的动力: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11、.心理发展的历程

要点:(1)、心里发展的阶段论与联系论(领会)

①阶段论:阶段论认为心理发展的进程是不可连续的分阶段进行。

规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年龄心里素质不同。

②连续论:主张――心里发展是连续的

12、皮亚杰以认知发展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识记)以主体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划分。 13、佛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发展阶段(识记)

14、艾里克森以人格特征为标准划分个体心理发展阶段(识记、领会、应用)

3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