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高分方案3对散文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赏析教案

高分方案3 对散文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赏析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含意”重在思想性,“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重在艺术性。

该考点往往就精彩语句在结构、作用、内容、表达、特点等方面设置考题,答题时可以在用词、句式和修辞等角度分析特点及其效果。

试卷 真题举隅 2017全国Ⅲ卷《我们的裁缝店》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2017天津卷《挺拔之姿》 2016浙江卷《母亲》 2016上海卷《湖殇》 2016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2015上海卷《雪天》 2015山东卷《四堡雕版》 2013浙江卷《牛铃叮当》 2012浙江卷《母亲的中药铺》 2012山东卷《被时间决定的讲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 述》 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2009湖北卷《书房的窗子》 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2009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 果。

例 再读高分方案1中的《牛铃叮当》(2013年高考浙江卷),完成下面的题目。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

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请紧扣“蹒跚”一词,赏析第段画线句。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5分)

【精准剖析】

参考答案 高分方案 一、明晰答题“任务”:赏析精彩语言的表达魅力及其内在意味。 二、分层分点剖析:第一层(第一句)分析对牛的描写及其用意;第二层(第二、第三句)分析对“我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们”、“我们”与牛关系的描写及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其意味。 写,形象刻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②通过三、明示写法及其效果:主要是动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作与神态描写。 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四、可能的补充:①用“得意地叫唤”这一拟人手法,凸显水牛的活力与灵性;②用“游泳老师”这一比喻,凸显了“我们”的喜爱、欣赏和感激之情。

“对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赏析”是《考试说明》中较笼统的表述。解答此类题目,需要作一些细化思考,把握一些“微技能”。

1.明向:就是清晰、准确地把握题目要求的具体赏析对象、赏析重点或赏析角度。 一般的高考阅读赏析题,命题似乎比较“笼统”。如近年的浙江卷,除了2011年指明赏析

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之外,其他年份的题目都是“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但是,从参考答案看,赏析内容或对象涉及重点语句、作品形象、作品内涵、精彩语言、艺术魅力、创作意图等方面;赏析重点涉及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作用或效果。

确定具体的赏析对象或内容、要求,其重要的微技能是,回到“画线部分”及其上下文,梳理、考察,确定赏析的聚焦点。如2015年高考浙江卷(材料为汪曾祺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中的赏析题,其“画横线部分”是: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细察这部分,不难发现,画线部分是对捡烂纸的老头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深入一步,可见其描写的侧重点是“他”神态、动作的“变化”:从前后文中看,刚才“他”的神态、动作发生了一个小波澜,而后小波澜有了一个小结局,行为和语言又回到了此前。

这样,就可以对画线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判断:运用了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手法及伏笔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与前文呼应的结构形式,点出了老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由此可以确定赏析的方向:赏析的重点不是简单地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而是赏析动态描写中表现人物的细腻手法和艺术效果。

2.善思:赏析题解答中,能够紧密结合具体的赏析要求,有一个省时、有效的思维过程,确保解答的合理、正确。

要求赏析的画横线的语句,往往运用了“比喻”“比拟”“象征”“虚实”等手法或其他别致的表达,使得看似简单的语言有了深层意蕴、多重内涵或多种魅力。思考答题过程中,不能对画线部分作表面的、简单的“复述”性解释,而需要运用还原、转换、提炼等微技能。

如2012年高考浙江卷(材料为甘典江的散文《母亲的中药铺》),赏析题画线句的所在段落如下:

⑨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生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为我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把“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这一暗喻转换为明喻,再结合上下文,把它还原为这样的表述:母亲就好像是“我”生命中的“灵芝”,母亲就是“我”人生中的“无价的中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