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上来说,造价指的是一个项目承包合同的价钱(也叫建筑安装工程费,简称建安费);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只包含了施工单位的承包费用,也就是一个项目的实体费用。后者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单位的管理费、设计费、征地拆迁费用、贷款利息等等,这些费用并不由施工方来承担,而是由建设单位来承担,一般统称为二类费用,别以为叫二类费用就以为只是一个项目的次要组成,大家都知道土地是无价之宝,所以现在征地拆迁费用占到一半以上的投资额的项目也并不少见。
而一个项目的造价共分为估算、概算、预算、标底、结算、决算这几个部分,一般不是做造价的人,估计也就只听过预算和结算这两个了,为了方便说明,咱举个栗子:
高富帅镇和白富美镇在江的两头,相距2km,每次镇里的帅哥美女要登门拜访都得沿河绕到20km外经过屌丝村里才能进入对方家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富帅镇成立了一家土豪投资公司,打算在两镇之间搭设一座桥。
那么这个土豪投资公司就是业主,也叫建设单位或者甲方。由于需要出设计图,于是土豪投资公司找了一家设计院,给了一大笔设计费要他们做可行性研究(也就是估算阶段的图纸)和项目建议书,报到有关部门进行审批。而造价师在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做工程估算。估算是一个非常粗略的造价指标,像一座桥梁的估算,往往只需要知道桥的长、宽及结构类型(如空心板还是箱梁?钢结构还是混凝土)就可以了,可行性研究的图纸也是一个简单的方案型图纸,不需要具备太高的深度。
而在估算经批复之后,项目立项正式成立,设计院就要开始做初步设计了,初步设计对应的造价指标为工程概算,工程概算比估算要明确很多,还是以大桥为
例,涉及图纸需要反映出项目主体结构的尺寸,平均的桩基础长度,桥面的类型(如沥青桥面还是混凝土桥面)等等,也就是说,一个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已经基本定型了,而工程概算也是一个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一般来说,不允许项目决算超过工程概算。最终决算投资超过工程概算的项目,需要书面说明原因,向原批复概算的有关部门申请调整概算,非常麻烦。
初步设计审查完之后,就要出施工图了(对于技术复杂的项目,还需要做一份技术设计并做修正概算),施工图也是我们熟悉的一个词,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都是些小项目,不需要进行什么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直接一阶段施工图就搞定了,省钱也省心。施工图也不必多解释了,想做的东西是什么样,施工图就得画成什么样,像前面提到的平均桩基础长度,到了施工图阶段,就需要将每一根桩的长度设计好,而不能以一个平均长度了事了,因为不同的地质情况所需要入岩的深度也不同,过长是浪费投资,过短达不到嵌岩标准则无法达到技术指标,施工图需要真正地解决这些初步设计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施工图对应的就是工程预算(广义)及标底(狭义),也就是一个项目实际需要多少投资,通过预算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