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doc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

下册)说明

一、教科书结构

像前三册一样,这册教科书也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大部分。 这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历程,传记、回忆录;心灵之声,散文诗;敬畏自然,科学文艺作品;民风民俗,地方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浅易文言文,写景、记事、说理、写人、抒情的作品;浅易文言文,记游、写景、抒情的作品。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按照不同的内容专题兼顾文体选取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原则上与阅读部分互相勾连、互相照应。它们分别是:献给母亲的歌,寻觅春天的踪迹,科海泛舟,到民间采风去,古诗苑漫步,背起行囊走四方。 实际上,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综合性的语文实践系统。阅读部分,在每篇课文的练习中,就有写作练习、口语交际练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时,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部分,也不乏阅读练习,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是大量的,占相当的比例。这也说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是融合在一起的。总之,每个单元都是写作、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整体实践系统。读、写、听、说相辅相成,整体推进。这个综合实践系统是开放的,富于弹性的,

第 1 页

充满活力的。

关于文言诗文单元,这一册与上一册一样,是相对集中编排的。七年级上、下册,文言文没有单独编排,而是与现代文混合编排。这种编排方式,对于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可以降低难度,增加兴趣,而且便于文白对照着学。然而,到了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些文言基础以后,相对集中学文言文,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老一辈语文学家浦江清先生很早就提倡文言要集中学。这得到叶圣陶、吕叔湘诸位先生的赞同,他们认为文白混合、“雨夹雪”式的学习方法弊病多。吕先生曾经指出学习文言应该有专门的教材。因此,从八年级开始,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文言诗文。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设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当然,全套六册书的教学目标,都是按照这三个维度设计的,然而,各有所侧重。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来说,七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比如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揣摩语言、体验情境、质疑问难。八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的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九年级上、下册,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八年级下册,侧重培养的是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第 2 页

第一单元,传记、回忆录,属记叙文;第二单元,散文诗,属抒情文;第三单元,科学散文、报告文学、科幻小说,多数属记叙文;第四单元,散文、小说,多数属记叙文。第五、六单元,文言诗文。阅读这些文章,除了注意一般的理清思路、把握意蕴、体验情境等以外,希望结合文体、语体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以进一步提高阅读水平。

根据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不限于一般的知识和能力,更要追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探索精神、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教科书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桥梁。鉴于此,这一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是有目标与没有目标的辩证统一。所谓有目标,是指整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大体是有的;所谓无目标,是指具体的教学目标,教科书不作规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以及对课文等的个性化体验、理解,自行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其实,从阅读来说,一篇课文,它的重点、关键处、精彩的地方,例如文眼、诗眼,往往是学习重点,需要学生把握的。尽管课文前没有把它列出来,但课文后的练习往往体现出来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己的情况出发,结合课文后的练习,就不难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了。 三、教科书内容

这一册与前几册一样,内容包括:六个单元的阅读与综合性

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