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

《21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字词复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乡下人家》,看看作家陈醉云先生笔下是怎样的乡下人家。首先,我们进行个小比赛,看谁能在这些语句中填上恰当的生字词。哪位同学能上黑板写一写?

长藤绿叶攀棚架, 鸡冠丽菊轮绽放, 雨后春笋探出头, 鸡鸭觅食乐无穷, 院落和谐共晚餐, 月夜虫鸣甜入眠。

看看你都写正确了吗?有错的订正过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会规范书写,而且还要把字写漂亮。

(二)品读课文

1.这些句子可以排成一首小诗,我们来读一读。这正是同学们在上节课所概括的六幅乡村风景图。谁来说说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安静……)请你快速默读,回顾全文,找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性地表达出了作者的

感受,用波浪线画出来。

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哪两个词语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感受?(板书:独特、迷人)

下面我们跟随陈醉云先生的脚步,走进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学习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词语句子,可以把你的体会用一两个词语写在旁边。

哪些景物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 老师感到很奇怪,作者明明要写乡下人家,为什么还要写高楼门前的石狮子和旗杆呢?作比较。(出示图画对比)相比较,城市里的石狮子和大旗杆给你怎样的感觉?(严肃等)原来作者通过对比手法,更好地突出了乡下人家是一道(生: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们来读出瓜藤攀檐这道独特风景的美吧!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瓜藤攀檐别有风趣,鲜花绽放越发迷人。一起叫出这些鲜花的名字!喜欢这鲜花绽放图的同学请举手,请你们站起来读出它们的迷人之处吧。

依着时令是什么意思?(季节)芍药在春天盛开,凤仙在夏季绽放,夏天刚刚结束,鸡冠花开了,大丽菊则在金秋开放。它们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请你发挥想象,试着描写鲜花盛开时的样子。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说一句,看看谁家笔下的鲜花开得最迷人。

春风拂面,芍药 。夏日炎炎,凤仙 。 夏末秋至,鸡冠花 。金秋时节,大丽菊 。

是呀,不论什么季节,乡下人家都有它独特的美,读: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开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雨后春笋更是可爱,谁来读?(2—3人读)哪个字用得最好?你能做做动作探出头来吗?你就是鲜嫩的笋,从土里探出头来,想看看什么?这个“探”字妙在哪里?作者把一棵棵小竹笋当做了人来写。

小结:屋前的鲜花、屋后的春笋何尝不是一道(生: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4.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你看,小动物们也来凑热闹了。一二组来读。

乡下人家的鸡有什么特点?(自由自在、优哉游哉)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雄鸡的神气威武?谁能读出来?(指名读)

这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怎能少了这自由自在神器威武的鸡群呢?读。 请看开头的第一句话,我们一般会说“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鸡的。”对比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不同呢?

想一想乡下人家照例还会养些什么?(指名说)你能像课文那样,用一两句话来写写他们在乡下人家的生活情景吗?比一比谁写得更生动形象。

仿写: ,乡下人家照例总要 。 。

(评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听了你的介绍老师也想住在这里了) 同学们的描写,让这乡下人家越发独特迷人了。

那屋后的鸭子又是怎样觅食的呢?三四组同学来读一读。“不吃惊”说明了什么?(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迷人画卷)

是呀,这鸡鸭觅食构成了一道(生:独特迷人)的风景。 5.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