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基、路面及排水的说明

长兴县和平镇和琛公路改造工程

说 明

一、路基设计原则、横断面布臵及加宽、超高方式

1.1路基设计原则

根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考虑到当地的筑路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边坡率,采取经济而有效的路基支挡、防护及排水措施,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并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使公路与沿线自然及社会环境调。

1.2路基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7);

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 6) 沿线筑路材料的调查资料; 7)沿线排水及防护的调查资料。 1.3路基横断面布臵 1.路基宽度

全线路基宽度为:2×3.50米行车道+2×1.75米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路基总宽度为12.0米。

2.路拱横坡

本工程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为2.0%,土路肩横坡为3.0% 3.填方边坡

本项目填方边坡坡率取1:1.5,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路堤坡脚设臵宽1m,向外倾斜4%的护坡道。

4.挖方边坡

挖方边坡坡率取1:1,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路堑坡脚设臵宽1m,向内倾斜4%的碎落台。土路肩外侧设臵矩形边沟。

5、路基加宽及超高

本工程一般路段的路拱横坡为2%,当平曲线半径不小于1500米时,曲线不设超高,余均设臵超高。路基超高取值按现行路线规范60Km/h的一般情况执行;路基超高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两侧行车道及硬路肩分别绕中心线超高旋转,使之成为单向超高断面。土路肩在平曲线外侧设3%横坡;在平曲线内侧时,当行车道超高≦3%时,设3%的横坡,当行车道超高﹥3%时,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横坡过渡段同行车道。

平曲线半径小于250米时,对曲线内侧进行加宽(外侧不加宽),本项目采用三类加宽,加宽过渡段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完成渐变。 二、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

2.1路基设计标准

本项目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Km/h,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

2.2.路基干湿类型

根据沿线地下水位和雨季地面水排泄情况的调查,以及填料性质、填筑高度等,将路基划分为中湿和干燥两种类型。土基回弹模量E0根据以往实体工程检测资料分析取值,填方及土质挖方路基E0≥35MPa。当低填方路段和土质挖方路段E0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作换填处理。

2.3 路基设计标高

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标高。

S3-01

长兴县和平镇和琛公路改造工程

2.4 路床

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表3.2.1的规定;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一致。

2.5 一般填方路基 1.填料

直接用作路基填筑的填料,其液限应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沿线路基填料基本上为外购宕渣,可以满足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

2.地基表层处理

a.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树根、腐殖土等,然后碾压密实,一般土质

路段,基底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

b.路基土石方数量表中已扣除路槽部分的数量;清除的表土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只用于绿化。

2.6 一般挖方路基

本项目挖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1。 2.7 新老路基拼接段

本项目沿线多数路段有老路,老路路基较好,可进行路基拼宽利用。路基填筑前,首先对老路边坡清表40cm,然后将原老路路堤开挖并换填80cm厚清宕渣进行路基衔接。

2.8 桥头路基

为综合治理桥头跳车这一质量通病,减少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桥梁台背采用清宕渣填筑,压实度要求≥96%。清宕渣要求最大粒径小于10cm,含泥量小于10%。

2.9 低填及浅挖路基

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h≤125cm),应将该深度范围内的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然后用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含泥量小于10%的宕渣分

层回填压实;浅挖路段若土基回弹模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进行超挖换填,超挖深度暂定为80cm,以清宕渣进行换填。 三、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

1)路基的填筑材料全部采用土石混合料,其材料和压实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及不同粒径而确定,对于粒径大于4cm的石料含量占填料30%以下的细粒土,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时的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对于粒径大于4cm的石料含量占填料30%以上的宕渣,采用固体体积率作为压实度控制指标,详见下表。

路床顶面以下填料最 填料最 重 型 固 体 填挖类型 深度 大粒径 小强度 压实度 体积率 (cm) (cm) (%) (%) (%) 上路床 0~30 10 8 ≥95 ≥85 填方下路床 30~80 10 5 ≥95 ≥85 路上路堤 80~150 15 4 ≥94 ≥84 基 下路堤 150以下 15 3 ≥92 ≥82 零填及挖方 0~80 10 8 ≥95 ≥85 2)填方路基应分层碾压,填土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30cm,桥涵台后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填筑;上路床填料中0.5~4cm的颗粒应占到60%以上;涵顶填土50cm以内用静压,超过50cm后,才能用振动压路机在其上进行碾压。 四、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

4.1 设计原则

1.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选用防护类型是针对当地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填挖情况、边坡高度和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确定,并与周围环境景观保持协调。

2.全线以绿色防护为主,增强道路景观,美化环境。沿线绿化追求主体化和四季常绿,植树种草要富有层次,体现多样性、多变性,并注意与生态环境

S3-01

长兴县和平镇和琛公路改造工程

保护相结合。

4.2 填方路基边坡防护

1.本项目沿线地质条件较好,填方边坡采用1:1.5放坡,且无高填方路段,全线填方边坡采用自然长草进行防护。

2.护坡道根据不同情况种植乔木、灌木、植草形成绿色防护,使其与地形地貌相协调。

4.3 挖方路基边坡防护

本项目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1,且无深挖路段,边坡防护采用自然长草。 五、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其防护设计

全线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及涵洞组成。 5.1 排水设计重现期

路面和路肩表面排水采用3年重现期;路界内坡面排水采用10年重现期。 5.2 路基排水 1.填方路段

本次设计在穿越村庄的路段及企业门前设臵盖板边沟,其余路段采用无盖板的排水边沟。

2.挖方边沟

挖方路段设臵浅矩形盖板边沟。

根据现场情况,排水边沟出水口就近接入现状沟渠或直接排入池塘等。 5.3 路面排水

降落在路面上的雨水,应通过路面横坡迅速排出路面范围,避免行车道路面范围内出现积水而影响行车安全。路面排水采用漫流式,即不设挡水缘石,使路面水迅速沿横向漫流,经边坡排向路基边沟,避免路面积水,保证行车通畅。

六、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6.1 取土场、弃土场的设臵方案

本项目基本以填方为主,路基填料由外部采购;沿线废方主要为清表、清

淤、换填土等,总量不大,本次设计不设臵专门的弃土场,清表等土方原则上在路基两侧分散临时堆放,清淤、换填土等及时外运。

6.2 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清表等土方临时堆放点须与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不得影响路基稳定,不得造成水土流失、淤塞灌溉沟渠、压盖农田及其他不良后果。并应尽量利用废方造地,支援农业。并应注意弃方稳定,并设臵好防护、排水措施,搞好弃土场的绿化环保工作。

七、路面结构设计,材料要求、混合料要求、级配组成及施工要求等

7.1 路面结构设计原则和依据 1.设计原则

路面设计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进行路面的综合设计。

2.设计依据

1)标准轴载及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为标准轴载,设计年限为12年。

2)采用的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设计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等。

3)路面材料设计参数: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参考其他工程、室内混合料试验成果及“规范”推荐值进行选取。

路面结构材料参数表 材料名称 抗压模量(MPa) 劈裂强度 20oC 15oC (MPa)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 1200 1900 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 1000 1700 0.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300 0.45 S3-0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