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境中开展识字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语境中开展识字教学

作者:杨欢欢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0期

【摘要】识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把识字教学放入恰当的语境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识字教学需要在情景语境中进行和识字教学需要联系文化语境两方面进行论述,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探求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语境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0-0130-02 识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结合具体语境来识字,教师的识字教学也应当是基于不同语境的。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他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或者称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是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和口语中的前言后语;文化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文化背景、交际方式等。 一、识字教学需要在情景语境中进行

情景语境主要包括书面表达中的上下文语境和口语交际前言后语。就识字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应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简单机械地带孩子们读字音识字形,枯燥且效率极低。如果将生字放置在一个具体的语境当中,效果事半功倍。因此,识字不再是把所有的生字单独列出来专门上一堂生字课,而是通过多种形式在读文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识字。

在日常教学当中,“随文识字”已成为识字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随文识字”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第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第三,语言实践,遣词造句。

初读课文时,如果能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把所学生字找出来,说明他们基本上能够辨识这些生字。随后,学生需要在读文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刚接触到“窃窃私语”这一词时,很多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联系前后文。“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学生能够抓住“听不到”,这几个关键字,我想理解“窃窃私语”就不是难事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掌握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而语言的运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除了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词,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语言实践,自己创设情景以加强对字词的理解。还以“窃窃私语”为例,学生理解之后,随即让学生用“窃窃私语”说一句话,不少学生都能联系生活进行说话练习。事实证明,他们自己创设情景对词义的把握效果明显。 二、识字教学需要联系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包括很多主客观因素。在此,我将这些因素纳入文化和生活两方面进行阐释。 1、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中华文化

汉字的发展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渗透一些汉字知识,既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感受文化。在学习“元”的时候,可以把元的古字(有的写成 )写在黑板上。学生一眼就能发现下面是人。教师可以把横的表示的意解释给学生听。横表示人的头部。表示头、始、首、大等意义。经过对比观察,学生会发现了“元”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结合“元”的本意,学生能猜出“元帅”的意思。

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一般情况下都是声旁与字音相关,形旁与字义相关。如果学生能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认识新字,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些形旁的意义简单明显,如“艹”“氵”等。但还有一些形旁的意义需要教师的引导,如

“ 灬 ”“阝”“月”。仅仅根据形旁的称呼大部分学生会认为“阝”与耳朵有关,“月”与月亮有关,“ 灬 ”与水有关,其实不尽然。

当课文生字中第一次出现学生不认识的形旁时,教师应把这个形旁代表的意义告诉孩子们。左“阝”是由“阜”演变而来。篆文“阜”是这样写的,表示拾级而上,最上面的一撇表示山顶。阜”本义为土山,因此左“阝”的字,本义多与山、地形有关,如 “障”“陡”“险”“阻”“阴”“阳”等。右“阝”由“邑”字演变而来,“邑” 的甲骨文写法为,表示众人聚集区。因此右“阝”的字,本义多与城镇、地名有关,如“郊”“邦”“都”“郡”等。

无论是学习简单的象形字还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形旁,教师若能将它们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学生识字方面的效果显而易见。这样的渗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了解文化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当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词,即便不借助词典也能顺利地阅读下去,保证了他们阅读过程的持续和完整。 2、把识字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日常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如果能加以利用,学生识字任务会变得更有趣且有效。将识字真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需要教师予以适当提示和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安全出口”“安全入口”“小心滑倒”等提示语在公共场所随处可见,不胜枚举,而且不同场所的提示语不尽相同。生活中林林总总的提示语也是认识新字的一种重要教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汉字,通过课堂教授的识字方法或者请教父母等多种方法来认识新字,理解不同的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

由此看来,识字教学必须植根于具体的语境。否则,识字教学会让汉字变成一个个毫无联系的陌生符号,不仅让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还会让汉字背后的文化走失。 参考文献:

[1]贾国均.字理识字教学法 [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 [2]黄亢美.字理识字教学法[J],小学教学参考,2006.

[3]何赟.浅论马林诺夫斯基的情景理论及其理论贡献[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