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技能大赛情景答辩练习题目答案 大全.doc

(1)学期计划。这是学期开始时制订的计划,是全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总纲。这种计划由三部分组成:

①基本情况分析。包括班级的自然状况、现状和历史状况的分析。班级的自然状况如:总的人数、男女生人数、年龄、团员、队员、班干部、三好学生和差生的比例等。班级的现状分析如: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学习现状、体质状况、学生的特点、班干部和能力素质、班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和班级的优缺点等。对班级基本情况的分析是确立教育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班主任要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善于抓住班级面貌最本质的东西和主流。至于分析的详细条目需视其具体情况而定。

②确定教育任务。这部分内容是在对班级基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本学期中心任务的要求,明确规定本学期应达到的教育目标。确定教育任务应抓住重点,突出中心任务;同时,确定教育任务还要注意针对性,不要过分笼统。

③工作具体安排。这部分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打算采用哪些内容、方法和时间安排等。这部分应具体些。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纵向安排各种具体的活动内容、方式、时间和地点等。另一种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横向列表安排各方面的工作。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安排工作,都应考虑计划的可操作性。

(2)月或周工作计划。这是根据学期计划和某一阶段的任务,在本月或本周开始时制订的这种计划要订出具体的内容、时间、地点方式、措施和执行人员等。 (3)具体活动执行计划。这是指为开展某一教育活动而制订的具体计划。如: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项文体活动等。这种计划要订得十分具体,各种准备工作都应作详细而具的考虑,这样开展工作才会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制定计划要注意征求科任老师、班干部和学生的意见。计划订好交学校领导批准后要认真执行。若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则应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另外,还应随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计划执行完后,还要做认真的总结。 6、班主任工作职责有哪些?

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项:(1)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2)努力建设好班集体。(3)抓好学生的学习质量。(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4)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校外活动。(5)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6)做好学生的家长工作和社会工作。(7)做好班级常规工作等。(8)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

习题

评定和有关奖惩工作。

7、班主任建设良好班集体应有哪些措施?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是引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是激励学生向上的动力,也是调节规范学生言行的总体要求。确立目标要注意方向正确,有思想性;要根据中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校总体要求确定;从班级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激励性;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要有系统性,相互结合;近期目标具体、明确,并有连续性;一个具体目标实现后,及时总结评价,进一步提出新的近期奋斗目标,步步向总目标推进,形成目标体系。

(2)培养学生骨干,健全班级组织。一个坚强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学生骨干,并由他们组成班集体的核心,班级干部应是思想好、学习好、组织管理领导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中学班委会一般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和劳动委员(有寄宿生的还要增加生活委员)等组成。团支部由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组成。另外设置学科课代表、图书干事等。小学班委会人数适当减少。全班分划若干学习小组,由学生选举小组长。做到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事事有人管。班干部的选配一般在学期初进行。新生班级由班主任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先指定一些学生负责。其他年级应由学生自己选举产生。每次选举确定标准,明确选举方法,适当更换。中学可试行“值周班长制”或“班长组阁制”。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学生获得为集体服务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各班班委会团支部产生后,报教导处(或政教处),学校统一将学生干部名单打印成表,便于开展工作。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纪律制度是班级正常秩序的保证。学校在学年初就应明确各项纪律制度,并督促班级建立、健全班内规章制度,规范班级行为。 (4)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班集体只有在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中才能巩固发展。通过积极的、有意义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和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除了正常教学活动外,还有丰富的课外校外活动,如: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班内班际竞赛活动、公益劳动及参观游览等。每次活动都应认真计划组织。规模较大的活动应事先报学校批准。所搞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游泳、登山等有危险性的活动,事先应采取各种安全保护措施。指导各班开展教育活动,应从学校整体考虑,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化,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根据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特点安排。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

习题

中阶段,应突出教育重点,安排不同的活动。②与教学有机结合。如初一语文有写景单元,可组织学生参观农村,结合教学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③与纪念日、节日活动结合安排。如:三月份的植树节、四月份的清明节、“五?四”爱国运动纪念日和“五?卅”惨案纪念日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教育。④与中心政治活动相结合。如严打活动、反腐败活动、打假活动及扫黄活动等。⑤与班级风气和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如针对早恋问题举行辩论会,就班级团结问题组织观看有关电影等。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所谓正确的舆论,就是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的言论和意见。这是一个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标志。正确舆论是集体成员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经常注意学生舆论倾向,并积极将其引向正确方向。正确舆论是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可以通过贯彻学生守则、进行道德谈话、指导学生阅读报刊和健康的文学作品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通过评论、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好人好事及树立榜样,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校领导特别要注意教师的思想倾向和社会倾向。从多方位帮助班级培养正确舆论。 8、班主任的职权有哪些?

(1)对任课教师的建议权。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他担负着一个班级的全面工作,要协调好班级教育与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关系。班主任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课时调整、教学活动安排和课代表选拔等方面的建议,以协调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使班级的教育、教学达到和谐状态。

(2)对学生必要的奖惩权。实践证明,任何一个集体都有必要实行奖惩制度,以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这个职位,赋予其对学生有一定范围的奖惩权。例如,对优秀班团干部,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表扬,或辅之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学习成绩优良、拔尖的学生、对获得巨大进步的学生、对取得特殊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同时,对于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班级规章制度及损害班级名誉的学生,有权对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罚。比如,罚其教室值日、宿室值日和检讨等。

(3)班级范围内的决策权。班主任有权对班级的日常工作、活动开展等方面内容进行决策。班主任有权协同班团干部制定本班有关规章制度;有权任命班级中的班团干部、小组长和课代表等,当然这要在一定民主的基础上行使这一职权;

习题

有权组织本班级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秋游、野炊等课外活动、蓝球赛、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有权决定班内活动日程安排等。

(4)教育、教学工作自主权。教育、教学的计划、组织、形式、方法有自主权、决策权。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权根据自己的自身主观情况及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客观环境,决定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及方法,有权亲自制定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

(5)有权参加学校管理。学校的管理、领导必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班主任在学校管理系统中处于中介位置,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班主任有权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工作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序上的管理。 9、班主任的威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班主任要顺利地进行班级工作,除了其自身的能力、工作方法外,还要有自己的威信,说出的话学生信服,提出的要求学生执行。班主任的威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品德影响力。品德指人的品行、道德、人格和作风等。一个有高尚品德的班主任,他的思想和行为不但具有明显的表率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和说服力,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和信服感。

(2)知识影响力。班主任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传授知识与开发智力的过程。知识渊博的班主任,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学生自然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乐意听他的课,服他的管,为能够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担任自己的班主任而感到荣幸,班主任的威信很容易建立起来。

(3)才能影响力。班主任的才能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善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和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等。 (4)情感影响力。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接触,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接触多。班主任长期做学生工作,会产生爱的效应和近体效应。班主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就能激起学生对他亲近、感激和尊敬的情感,使师生在心理上更加融洽,产生感情共鸣。这样的班主任就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拥护,具有很大的影响学生的能力,享有较高的威信。

10、班主任的威信对学生有哪些教育作用?

(1)班主任有威信,学生坚信班主任的讲课、领导、管理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那么,学生就有较好地掌握知识和接受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有威信的班主任提出的要求,容易被学生接受,容易转化为学生的需要,

习题

这就加强了学生在学习上和优良品德修养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有威信的班主任对学生的表扬,可以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起很大的推动作用;而对学生的批评,则会唤起学生改正缺点和提高自己的迫切愿望。

(4)学生把有威信的班主任看做榜样,产生处处向班主任模仿的意向,此时,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起很大的教育作用。 11、班主任如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1.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班主任工作要求和条件的实际出发,从班主任自身能力知识出发,不能脱离实际工作,另起炉灶,也不要超出个人水平,好高骛远。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班主任工作现象中,探求研究班主任工作内在的、固有的规律性。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检验,以强化、修正理论成果。

(2)坚持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首先指班主任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要科学,方法要科学,决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让活生生的客观事实,就范于僵化的固有观念;同时,还指班主任研究出的教育理论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指导实践工作。如果理论与实际相悖,是谬误;如果理论不指导实践,是空谈。 (3)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把科研看成是整体系统,从思想方法论角度处理好以下关系:①班主任的工作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关系。既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系统内部诸要素:班主任自身素质、班级组织、班级学生和班级工作等,又要研究外部环境,诸如社会状况、自然环境、家庭状况和历史变化等。

②班主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数量与质量、应用与反馈等关系。对古今中外的班主任工作理论,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批判,有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班主任中广泛宣传教育理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部分班主任的业务和理论水平。在教研过程中,注意理论在于质量高而不在于数量多,同时要注意立题→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指导工作→反馈信息的完整过程的连续性及协调性。 2.班主任进行科研的步骤

科研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讲,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一般有:

习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