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8·北京文综·T12)“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 )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解释,使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解析】选C。材料中“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意思是“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统一天下的叫作‘霸’,要称霸,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作‘王’,要称王,不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孟子强调了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故C符合题意。甲骨文中的“王”字本义象征军事力量,与儒家教化不一致,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以力假仁者”“以德行仁者”都是“有为而治”,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法制度”,D排除。 2.(2018·天津文综·T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1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体现以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现象。

【解析】选B。传统上一般认为朱熹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但材料却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他的进步思想。材料的大意是:国家以民为本,社稷是为民而设立的,而君主的地位,取决于国家社稷的存亡。民既然为国家的根本,那么统治者就要努力去争取民心,这是朱熹进一步解释“民贵君轻”的进步思想,正是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B;A、C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和解读;材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D表述错误。

3.(2018·全国卷ⅡI·T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下下下(愚中 人) 上上(圣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尧、舜周文王孟子屈原子贡范蠡老子商鞅齐桓公吕不韦秦始皇李斯宋襄夏孔子 荀子 廉颇 韩非 荆轲 陈胜 公 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4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本题考查考生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考查考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解析】从表格中上上、上中人物的分布看,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与发展者都居很高的等级,被称为圣人、仁人,受到推崇,而不符合儒家仁政思想的暴君夏桀、商纣受到批判,秦始皇、李斯等被列为中下。同时也要看到班固的历史观也有所突

- 2 -

破,如在重农抑商的背景下,私商的代表子贡、范蠡也被称为智人,得到肯定。据此可知史学家的历史观既受到主流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有所突破,据此分析拟定一个题目,说明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略

4.(2018·江苏单科·T21)(12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