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素养

试述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公共关系是一门职业,公共关系的职业化道路是发展公共关系事业的必由之路。素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由于公共关系活动的复杂性、广泛性、创造性、和灵活性,需要公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公关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应包括公共关系意识、心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等四个方面。

(一)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意识是对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特征、作用及活动规律、方法等,经过思维得到理论认识,并形成概括性的见解。

第一,要塑造形象的意识。塑造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现代企业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

第二、要具有服务公众的意识。形象是为组织的特定对象所塑造的,这些特定对象必然与组织有着某种联系,他们就是组织的公众。公众就是我们的上帝,离开了公众,孤立的组织形象是毫无意义的;忽视了公众,组织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那就更谈不上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了。

第三、要具有真诚互惠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是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否认公共关系工作的功利性,那是自我欺骗。一个处在竞争社会的组织,需要一种竞争态势,但需要报以既竞争又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盈利、共同前进的竞争意识。

第四、具有主动沟通交流的意识。沟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是一种信息意识。为了实现彼此的目标,就应以真诚的沟通交流,构架信息交流网络,以此来掌握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护组织的生存,促进组织的发展。

第五、要有立足长远的意识。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不断积累、获取经验,才能成功。比如广告与推销,广告从根本来说,立足于长远利益,而推销则注重于眼前直接的效益。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与公共关系思想不相符的。

(二)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第一、要有自信的心理。自信是对公共关系人员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人有了自信,才会产生自信力,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勇气和毅力。敢于面对挑战,敢于追求卓越,拥有超人的自信,就会创造出奇迹。

第二、要有热情的心理。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人员应具备饱含热情的心理。公共关系是一门需要付出大量智力和体力劳动的工作,而不只是一种简简单单的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公共关系人员几乎没有八小时工作概念,有的只是超负荷加班加点的习惯。因此,没有极大的热情,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是干不好公共关系工作的。

第三、要具有开放心理。公共关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这种工作要求具有开放的心理。不断地接受新的事物、新的知识、新的观念等,能宽容地接受各种与自己性格不同、风格不同的人和事物,做到“异中求同”,与各种类型的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注重培养自己广泛地兴趣爱好。兴趣相投,便容易使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使公关人员在与人交流中更容易形成共同语言。同时,在工作中要敢于大胆创新,作出突出的贡献。

(三)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首先,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公共关系人员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整体职业素质的提高。所谓公关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指公关人员所应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其一、应掌握公共关系的专业知识,包括公共关系理论知识、历史知识及实务知识。作为一名公关人员、至少要了解构成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内容,因为这些知识是公关知识结构中的基础和核心。

其二、要掌握与公共关系有联系的相关学科,公关的相关学科是指与公共关系学相互交叉或内容彼此重叠的学科,如广告学、营销学、创造学等。公共关系人员可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和了解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知识,充实自己。

其三、应掌握公关的实际操作技能,所谓操作技能,是指公关人员在某些技能方面的专长。比如新闻写作、文秘写作及电脑操作、美术、书法等。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多面手”。

其四,就是公关人员要重视对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相互分

化又相互渗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自身知识结构方面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一是要注意学习新的学科知识;二是要重视把知识转化为智能、技能。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上的公关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应变能力、创造力等。注意工作当中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积极做到广博精深,学以致用。

其次,再从能力结构上来讲,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说会写是公共关系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比如与新闻媒体联络,要写新闻稿;组织演讲活动,要写演讲稿;参与组织管理者,还要写年度报告或工作总结等等。大部分公共关系工作都要求公共关系人员有扎实的笔墨功夫、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清晰、简洁、明了地表达思想,吸引人、打动人、说服人,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公共关系人员在搞任何一个公共关系尘埃,都要有章法、有条理,公关计划、实施方案等工作,千头万绪、具体繁杂,没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是很难顺利做好工作的。

第三,要有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公关人员的思维能力是指公关人员从事公关事业和开展公关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概括和反映能力。人的思维能力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包括分析和综合能力,演绎和归纳能力,观察和概括能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等等。公共关系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就要求公关人员在认识事物和正理问题时,多动脑筋,勤于思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子里面要有点子。对公关人员的思维能力要求主要有:思考问题时要多元化、要关于运用反向思维、思维要严谨、思考问题时要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思维要开阔以及思维要富于创造性。

第四、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公共关系工作是深入实际的工作,公关人员要经常强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把握组织和公众各方面变化,为此就必须具备自费留学的观察能力。衡量一个公关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他是否具备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个缺乏交往能力的人,往往会在自己与社会、与周围环境、与他人之间设置一道屏障。这是绝对完不成自己在公共关系领域中所承担的公共关系工作的。

第五、需要有较强的自控和灵活应变能力。公共关系人员在与他人打交道时,要有一种忍让精神,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原则。要想做到既忍让又不失原则,就必须要有一种很好的灵活应变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公共关系人员,在处理一些错综复杂的情况时,往往会以思想和行动上的不知所措而告终。

(四)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公关人员应具有正确理解政策、坚决执行政策的能力。公关人员的政策水平主要体现在能够正确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基本政策。即要熟悉掌握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法律,及与本组织相关的政策法令。使公关活动用对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公关人员还应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要认识到公关活动必须受法律的制约,并主动争取法律的保护。公关人员应充分了解有关政策和法律的信息,防止在公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公关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即要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善于分析形势,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的趋势。能从普通的资料和数据中看出趋势,从平静的表象中看出潜伏的危机,帮助组织把握时机,运筹帷幄,做出科学决策。

总而言之,由于公共关系工作的特殊性,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这些基本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员,在公关领域中能够展现自我,更好地为各项组织、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和成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