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境等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参与意识

1、 游戏激发兴趣。“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作为教师,要学会巧设问题,促进思考,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因此,老师要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用猜谜语、讲故事、编歌决、创情境、做游戏、设悬念等途径,促成学生自主参与。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效果可想而知。

2、情感激发兴趣。教师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间接的兴趣,所以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之趣。热情鼓励每一个孩子,实实在在的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答错情况,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地激励过程。

二、指导学法,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加强直观操作,指导学生抽象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为了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材料,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大量的感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让学生动手做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学具,并用学具装一装沙子、大米一类的东西,用米尺利用墙角实际体会一下“1立方米”的大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这是一种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概括抽象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2、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调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指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思维,正确地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指导学生用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阐述数学问题、表达自己的思维程序,是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学生,更要热心鼓励。可以让学生先学着说,再试着自己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内说一说,再到班内发言,来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

学语言。

3、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能够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联想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是,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面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从而指导了学生的思考方法。

4、加强学法指导,确保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数学教材,如何抓住数学知识点中重点、难点和关键,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演示和操作,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运用发散性思维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实现,没有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一句空话。

1、改进教法,预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数学课堂是学生表演的舞台,而不是老师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供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精讲多练,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由前台推到后台,让学生有后台站到前台,争当学习的主人。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我仍习惯于让学生沿长边对拆,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教学表面上看似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际上是学生按教师的既定方案一步一步地走到终点。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教学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创新更无从谈起。

2、 创造机会,确保全体学生参与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在做好铺垫后,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以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教学中,能够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决不让部分人代替;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就能“跳起摘桃”的知识点,教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主学习;能自己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放手辅导的前提下,不但要多给她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条件。如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讨论,安排“学困生”首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其回答能力所能及的闻题等。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