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教学设计《可能性》获省级二等奖 教学设计《抽屉原理》获省级二等奖
论文《从问题解决中例谈思维方法》获省级三等奖
论文《远程教育—农村学校数学教育的好帮手》获省级三等奖 论文《因“错误”而“精彩”》获市级三等奖 论文《浅谈有效利用教材主题图》获省级三等奖 论文《让活动成就课堂精彩》发表于《学周刊》杂志社 论文《浅谈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发表于《数学学习与研究》 论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发表于《贵州教育科研》
论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析》发表于《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
论文《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发表于《考试教研》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新课程下的体验学习》发表于《学问》 论文《让作业批改活起来》发表于《考试教研》
论文《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表于《中国科教创新》 论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发表于《学习方法报》 论文《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表于《都市家教》 论文《注重数学教学中情境创造》发表于《读写算》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发表于《科教创新》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改革的一点尝试》发表于《学习方法报》 优质课《找规律》获市级二等奖 (二)主要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数学》,王光明、范文贵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发展性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杨中华、王建军、苏输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4、《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金春平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5、《学习方式与学习活动设计》,倪牟双、邵志豪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6、《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张丹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课题组组长专科学历、数学一级教师,曾先后担任过数学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教导主任等职务;在省市县获奖的教育论文有5篇,论文发表2篇;多次指导学生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县级奖;曾获得1次市级指导教师奖和3次县级指导教师奖;曾参与校级“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曾多次获得县级“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课题组主要参加人员8人:其中副校长1人、副教导主任1人、备课组长1人(都担任数学教育教学工作),5位一线数学教师;数学高级教师1人、数学一级教师7人;大学本科学历5人,专科学历3人;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36岁。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设施设备保证:学校建有规范的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十万余册;建有校园网,每间办公室都配有电脑,上网方便快捷;有最先进的“班班通”设施设备,有一间多媒体教室,辅助教学资源丰富,能满足研究的需要。
2、师资保证:(1)本课题组成员由学校副校长、副教导主任、数学备课组长及学科骨干教师组成,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并邀请了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已参与过多个省级和市级课题的两位数学高级教师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他们将给课题的研究以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2)课题组其他成员均为我校的年轻的数学骨干教师,这些成员与本课题负责人相互之间能够密切配合,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团队意识;(3)课题组其他成员每人都有数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科研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
3、物质保证: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非常关心,不仅从行政上加以推动,还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
4、制度保证: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组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入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
综上所述,我们拥有一支高素质,有课题研究经验和能力的研究队伍,具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硬件条件,已经储备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能自行解决研究所需要的经费,所以,我们的课题研究是完全可行的。
二O一四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