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将、主要阵地;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及原因。
3.探究:在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中,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指导学生在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等收集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等,体现有效的历史信息;组织学生分析历史史料并提出问题总结答案。
2.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本课重点,对比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新”意, 探究本课难点问题。
3.师生互动,学生全面参与,教师讲解为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的旧中国而进行的新探索;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使学生得出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
2.在了解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的事迹过程中,感受他们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的 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
3.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把握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理解它既是资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北京大学旧址和蔡元培的照片,提问:中国之大学,首推清华、北大,对北京大学你了解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时称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1912年改为现名。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促进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她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特别是其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求实创新的学风生生相息,代代相传。在北大光辉的历史上,新文化运动的爆发是其重要的一幕。
讲授新课 一、《新青年》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自然段,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辛亥革命的结局等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经
济基础。
(3)思想方面: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探究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不赞成。
原因: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说明: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为一定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
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分析探讨和分析历史问题。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设问。
(1)为什么说1915年《新青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得出结论──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首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文化。
(2)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
原因:蔡元培“兼容并包、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新青年》迁到北大。
教师可介绍陈独秀《敬告青年》片段和蔡元培的有关论述 (1)陈独秀《敬告青年》中的两段文字:
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像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
(2)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的有关论述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二、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问:什么是民主?为什么提倡民主?
分析:陈独秀指出,民主就是人权。此口号源于法国《人权宣言》,也就是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期间的启蒙思想。在中国也不怎么新鲜,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期间就在宣扬。而到新文化运动时期,它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观念,民主的、平等的、博爱的思想观念。它不是政府给人民哪些权利,而是人们应该学会如何使用这些权利。这便是“德先生”新之所在。集中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之“新”,是新文化运动反封建更加彻底的集中体现。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已经认识到只在技术上制度上学习西方,反封建是不够的。必须在更加深刻、更加彻底的角度来学习西方,反对封建。提倡民主,是为了给中国建设资产阶级共和国扫除思想障碍,开通前进的道路。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提问:什么是科学?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要提倡科学呢? 分析:“科学”主要指与愚昧、落后、盲从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
为什么提倡科学?是因为陈独秀认为只有懂得自然科学,每个人有了科学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到反对愚昧和落后,只有消除了愚昧和落后,才能真正的做到反封建。他用科学精神作为反封建的武器,以此来启迪民智,使民众成为现代国民,为民主创造条件。这在中国还是首次,给中国的反封建增加了一面新的旗帜,这也是新文化运动“新”之所在。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问:什么是旧道德?为什么反对旧道德呢?
分析引: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忠、孝、节。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培养“不犯上作乱”的顺民的工具,旧道德束缚下的人们就无法从骨子里去反封建。要反封建、反专制,就必然要反对旧道德对人们的愚弄,反对作为旧道德的精神支柱的孔子学说。在此旗帜下,展开了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的讨论。
探究二:新文化运动期间,吴虞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你怎样看待这一口号?这个口号今天还适用吗?
孔家店是指孔子学说,实际上是封建文化的象征,要倡导新文化,“打倒孔家店”在当时是必要的、正确的,但这个口号绝对不适用于今天。
教师可介绍“2005全球联合祭孔”:
2005年是孔子诞辰2556年纪念日,山东、上海、甘肃、吉林、福建、香港、台湾等地都举行了祭孔典礼,规模最大的当属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山东省政府等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办的“2005全球联合祭孔”。这也是1949年中共建国以来举行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对曲阜等地的祭孔大典进行了现场直播。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提问:为什么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分析:文学革命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主张从内容、形式上对旧文学进行改造、创新。要反对旧思想,必然要反对旧文化的载体旧文学及其文体文言文。同时,新思想也要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
白话文通俗易懂,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而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全面抛弃。
注重文史结合:介绍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
这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中的“狂人”象征着一代还不能够被多数民众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