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 - (教育学 - - 教育心理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培养目标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

(3)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4)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1)教学计划(也叫课程计划)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 (3)教科书

3、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它教材的依据。

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P96

(1)强制性(2)普遍性(3)基础性

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臵,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一般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组成。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6、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5点

(1)按照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注重适用性;

(4)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兼顾同年级个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与同学科各年纪教材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第五节 课程评价

1、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

(1)安排课程表(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性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2、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1)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基础上形成的,以课程目标为中心展开);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

(3)CIPP评价模式 (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4、课程评价过程中要经历那些步骤(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P107

11

第一步,将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第二步,搜集信息; 第三步,组织材料; 第四步,分析资料; 第五步,报告结果。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包含哪些方面?基本特点P108—109 3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或说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或说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意义(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4.为什么说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P109 (二)2 (1)(2)

>>闂傚倸鍊峰ù鍥敋瑜忛幑銏ゅ箳濡も偓绾惧鏌i幇顖f⒖婵炲樊浜滈崘鈧銈嗗姧缂嶅棗岣块悢鍏尖拺缁绢厼鎳忚ぐ褏绱掗悩鍐茬仼缂侇喖鐗撳畷鎺楁倷鐎电ǹ甯惧┑鐘垫暩婵鎹㈠Ο渚€舵い鏇楀亾闁哄矉绲鹃幆鏃堫敍濞戞﹩浼�<<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