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1.教材第29页活动
(1)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是合适的。
(2)因为月球没有大气,白天月面温度升得很高,夜间月面温度骤降,所以温度变化剧烈。地球上因为有大气存在,在白天,大气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的气温不会过高;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使夜间地面气温不会降得过低,从而减小了气温日较差。
2.教材第29~30页活动
本“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的流动的方向,帮助同学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及流动方向。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烟雾在玻璃缸内先由小洞向下,然后由装冰块的盆飘向装热水的盆,由装热水的盆向上,后又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闭合的一圈。烟雾飘动代表了空气流动,由实验可知,地面冷热不均可引起空气环流。
3.教材第30~31页活动
白天,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相当于白天陆地受热,海洋冷却;晚上相反。 (1)图略。(提示: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海上增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海上降温慢,气温高,形成低压。)
(2)一天之内,海岸边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3)画图略。(提示:白天顺时针,夜间逆时针。)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夜间,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此,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调节作用。白天海滨地区受海风的影响气温不是太高,夜间海滨地区受陆风的影响虽然温度下降,但海洋热容量大,气温高,受其影响,海滨地区气温降得又不是太低,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气温年较差也较小。
[课堂小结]
学业达标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④~② D.③~④~②
2.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被近地面大气吸收而增温。越靠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越多,温度越高。
答案:1.B 2.B
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a、c、d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c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c、d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c 解析:从图中箭头方向可判断出,a表示大气逆辐射,c表示太阳辐射,d表示地面辐射;其中,d是大气热量的直接 答案:B 4.图中箭头能表示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原理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人造烟幕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防止农作物受冻。 答案:A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 A.气温高,降水少 C.气温低,降水少 B.气温高,降水多 D.气温低,降水多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市中心与郊区相比,降水更多,气温更高。 答案:B 6.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 B.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 C.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D.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 解析:由于城市温度比郊区高,故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城市上空产生的上升气流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答案:D 7.以下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 A.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太高 B.臭氧能够防止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危害 C.夜晚多云比白天多云气温高 D.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温暖 解析:首先要明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是反射和吸收。四个选项中,A是反射作用,B是吸收作用,C的叙述本身是错误的,D是大气逆辐射,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