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行为分析报告ABA

实用标准文案

专题一 应用行为分析(ABA)

【主要内容】

? ? ? ? ? ? ?

ABA的基本知识:名称与历史起源;理论基础与原理;基本思想与原则;课程与实施要求 ABA的重要前提:行为评估与分析 ABA的基本原则:目标行为分析/分解

ABA的操作方法:分解式尝试教学法(DTT);关键性技能训练法(PRT) ABA的三大策略:强化策略;刺激控制策略;厌恶控制策略 ABA的主要应用:适应行为的培养;问题行为的解决 ABA的发展趋势:言语-语言治疗与ABA相结合

ABA的基本知识

. . . .

名称与历史起源 理论基础与原理 基本思想与特点 课程与实施要求

名称与历史起源 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简称ABA),也称“行为训练法”、“行为改变技术”等。“行为分析”是研究行为、行为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一门科学;“应用行为分析”是将行为分析所得的结果进行应用,以达到理解行为和环境之间功能性关系的科学。

? Applied—应用

? 学校(学业学习/功能性学习/职业训练/人际互动/班级管理) ? 家庭(生活训练/家事学习/亲子互动/教养方式/休闲娱乐) ? 社会(社交活动/职场适应/社会规范) ? 医疗(行为/药物/心理) ? Behavior—行为

? 所有面向(社会/认知/情绪/语言/游戏/心智/动作技能) ? 可观察、可度量、具体的(三者缺一不可/行为目标的基础) ? 排除主观价值判断(教育公平/个别化教育) ? Analysis—分析(科学、验证、系统化)

ABA作为一种干预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教授伊瓦·洛瓦斯(Ivar Lovaas)针对自闭症最突出的行为障碍问题,基于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操作条件作用而发展演变出的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为训练技术和操作系统。

Lovaas博士及助手于1987年和1993年发表了两个追踪研究,结果表明ABA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功能。19个接受密集行为治疗的孩子,有9个能成功地完成常规教育课程,并在智力测验、适应技能和情绪功能方面,看不出他们和同伴有什么差别。即便是那些没有获得最佳结果的孩子,也在语言、社交、自理和游戏技能方面有重大收获,除了两人以外,其他孩子都发展出了功能性语言。在这一研究中,孩子开始接受治疗的年龄都在三岁以下。他们平均每周接受40个小时的个别治疗,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本科生实施,并受到研究生和心理学家的指导,平均治疗时间在两年或两年以上。

1993年凯瑟琳·莫里斯(Catherine Maurice)出版《让我倾听你的心声》(Let Me Hear Your Voice),记述了她运用行为课程对两个自闭症孩子的治疗,之后ABA迅速广泛流行。与许多专业人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士和儿童家长一样,Maurice女士一开始对行为治疗不甚了了,曾认为行为治疗太消极、太僵化。此外,她也曾认为,行为治疗效果有限,会使儿童形成机械的行为方式。但其经验证明,积极、灵活地运用行为治疗会取得显著效果。

1998~2004与美国法律有关ABA之听证会及法院判决显示,ABA被肯定是自闭症教育中最有效之介入策略。目前,ABA在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国际ABA协会有41个会员国家),它非常完善地诠释并运用了“正强化”、“惩罚”、“消退”、“链锁”、“辅助/提示”、“渐隐”、“泛化”等行为矫正技术,在操作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程序。

【小资料】ABA的经典研究及实践项目 ◎ UCLA幼儿自闭症项目(Lovaas负责)

◎ “五月学院”的研究(The May Institute Study)

◎ 默多克早期干预研究(The Murdoch Early Intervention Program) ◎ 加州大学-旧金山研究项目(The UC-San Francisco Study) ◎ 莫里斯儿童项目(The Maurice Children)

理论基础与原理 ABA指人们在尝试理解、解释、描述和预测行为的基础上,运用行为改变的原理和方法对行为进行干预,使其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过程,并使用实验来辨识行为改变的多元因素。ABA模式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儿童正常发展,辅之以行为矫正,纠正不良行为。其最基本的原理是刺激(S)→反应(R)→强化,即治疗者向患者提供一种或多种刺激,患者根据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治疗者对患者的正确反应提供强化物加以鼓励,对其不当行为则不提供强化物,另外教授恰当行为以替代问题行为。

换言之,ABA将复杂的任务(知识、技能、行为、习惯等)分解成许多小部分,而每一部分都建立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上,回答正确或反映正确则以鼓励,成为“强化物”,而错误的反映则应被纠正/忽略或重做。每次行为训练都要加以记录以便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修改。应用ABA在实践中操作行为的改变主要包含以下步骤:⑴安排情境(一个行为发生之前的场景和其他事情);⑵控制结果(行为发生之后的结果);⑶改变或调整三个元素中的一项或两项。

ABA

学习理论 行为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40年代)

? 行为是可以塑造的; ? 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

? 前提是“控制条件”; ? 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重要的是展示结果: ? 关键是设计预期的反应、有选

期望行为——奖励(强化) 择的刺激和对反应的处理结

不期望行为——忽视/惩罚 果。 巴浦洛夫反应性制约学习条件反射实验; 华生恐惧制约白鼠实验; 斯金纳操作性制约学习白鼠实验(操作条件反射论)——强化理论:只要方法得当,可以控制外部刺激(强化)条件,来改变人的行为。 ? ? ?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行为改变的公式:将ABA的原理放进实践操作之中

S(刺激) R(反应) C(结果/强化) (可控制的) → (可改变的) ← (可控制的) . 原理: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条件是控制刺激和结果。 . 目的:建立适应性(正性)行为,减少不适应(问题)行为。 . 论点:自闭症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缺陷综合征,但在精心设计的训练计划和环境下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基本思想与原则 1.主要思想 ? 干预的地点最好是在自闭症儿童自然生活的地方如家庭和社区。对自闭症儿童来说,一个

重要的目标应该是适应其自然环境,所以,尽管自闭症儿童教育治疗应该有一定的条件和结构,但这些条件和结构应尽可能与自然环境接近。 ? 干预的重点应从治疗转为教育。尽管大多数自闭症或者其他残障儿童可能都有某种程度的

大脑损伤或基因问题,但至今为止并没有医学手段可对这些残障本身进行有效治疗。相反,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进行早期干预,能提高儿童各方面的功能。 ? 教育和干预的主要执行者是家长和教师,而不是专家或医生。进一步说,每一个与自闭症

儿童接触的大人最好都熟悉和使用所推荐的教育方法。 ? 诊断是为了实施干预。干预人员不要过多地停留在自闭症或其他发展性障碍等的诊断,而

要将这些诊断性名称分解为具体的容易干预的行为单位,如语言状况、自理能力及社交技能等。在此基础上加以一一训练。 2.基本原则(特点) ? 将行为分解至最细小和可观察的单元,即将每个(简单至复杂)行为划分为许多步骤。例

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旁”、“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东西”、……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 ? 每个步骤的教学都有设计好的刺激(指令和标准反应),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

并且对每个反应都有结果化的评估,体现在是否给予孩子强化(积极的结果能使该行为的出现被巩固)。换言之,每个行为单元的教学(从一对一开始)都是通过:发出特定的指令——要求孩子对指令做出正确反应——对孩子的正确反应给与强化(奖励),这样一系列元素的操作来进行的。 ? 问题行为的消除有专门的程序,但更重要的是关注用什么正性行为来替代。换言之,孩子

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奖励,即不能被强化,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伤、退缩等;同时对这类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确定是什么造成了这些行为的出现,指导孩子学会合适的、能够替代错误反应的行为方式(即如果他不应该这样做,则应该怎样做)。 ? 辅助是个重要的技巧,以促使标准反应的出现,辅助的消失更为关键,目的是让孩子能够

独立地做出正确的反应。 ? 教学回合是操作的基本单元,重复性、记录结果并展示进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泛化

成功,一个行为的建立才是成功的(即孩子有了区别对待的能力)。换言之,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反应。 ? 训练方案是个别化的并可以随时调整的。在实践操作上形成了一整套结构化的方法体系,

包括:个案行为状态的观察与记录、能力结构的划分与测试、个别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计划执行效果的评估。

文档大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