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实验六 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考察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2、掌握延缓药物氧化分解的基本方法。

3、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二、实验指导

注射剂的处方设计应根据剂型特点、主药的理化性质及临床使用要求,从制剂的稳定性(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稳定性)、安全性(毒副作用)和有效性(速效、长效等)三个主要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分清主、次因素,用科学方法进行原、辅料(品种、用量)的选择,还要考虑生产条件和成本等问题。

本实验通过对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组成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并设计处方,再按拟定的处方进行制备。初步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研制和生产过程。

维生素C(抗坏血酸)的干燥固体较稳定,但在潮湿状态或溶液中,则很快变色,含量下降。这是由于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在羰基毗邻的位置上有二个烯醇基,很容易被氧化生成黄色的双酮化合物,再迅速水解、氧化,生成一系列有色的无效物质。其反应如下。

HOHOOHOH抗坏血酸OO氧化还原OOHOH脱氢抗坏血酸OOO失水碱OOCCOHOCHHOHHOHH2COH氧化OOCOHCOHO草酸COH+HOHHOHH2COH太罗糖酸2,3-二酮基古罗糖酸

因此,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延缓药物的氧化分解,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维生素C的氧化过程常会受到溶液的pH值、空气中的氧、重金属离子和加热时间(如加热溶解与灭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常延缓药物氧化分解可采用下列措施:

(1)除氧 溶液中的氧和安瓿空间的残余氧对药物稳定性影响很大,应设法排除。在维生素C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药物与空气接触,可在配液和灌封时通入惰性气体。配液前,注射用水应通入二氧化碳(或氮气)去除溶剂中溶解的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氮气,采用二氧化碳驱除维生素C溶液中的氧,其效果优于氮气。但

应注意二氧化碳可使溶液的pH下降,呈酸性,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发生反应,影响其稳定性。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驱除安瓿空间的氧,用氮气较好。

(2)加抗氧剂 常用于偏酸性水溶液的抗氧剂有焦亚硫酸钠(Na2S2O5)、亚硫酸氢钠(NaHSO3)、亚硫酸钠(Na2SO3)等,用量一般为1.0~2.O g/L。盐酸半胱氨酸有时也用作抗氧剂,用量约5.0 g/L。

(3)调节pH pH影响药物的稳定性,一般调节溶液的pH,除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外,还要兼顾到药物的溶解度及刺激性。一般认为,将维生素C注射液的pH用碳酸氢钠调节至5.5~6.0时较稳定,也有文献报道pH为6.5时分解速度常数最小。《中国药典》规定其pH应为5.0~7.O。

(4)加金属离子螯合剂 微量的重金属离子如Fe2+、Cu2+等对维生素C在水中的氧化分解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故维生素C注射液中可加入依地酸二钠或依地酸钙钠螯合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以增加稳定性。

根据上述原则,对于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组成的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下列几方面:①加热时间的影响;②溶液pH对维生素C氧化的影响,并求出最稳定pH(pHm);③含氧量的影响,以及在通入CO2和加抗氧剂后的抗氧化效果;④重金属离子的影响以及加入螯合剂的效果。

注射剂生产过程包括原辅料的准备、配制、灌封、灭菌、质量检查、包装等步骤。

三、仪器与材料

仪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灌注器,水浴,电炉,G4玻璃漏斗,安瓿(2 m1),熔封机,量瓶等。

材料:维生素C,无水碳酸钠,注射用水,氮气(钢瓶),亚硫酸氢钠,硫酸铁,硫酸铜,依地酸二钠,浓硫酸,高锰酸钾、蒸馏水等。

四、实验内容

(一)处方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 1.加热时间的影响

取注射用水80 ml,加入维生素C 12.5 g,分次加入无水碳酸钠5 g,边加边搅拌使完全溶解,补加注射用水至100 ml,测定pH值应为5.8~6.2(如未达要求可再加碳酸钠调节),用G4玻璃漏斗过滤2~3次使澄明,取溶液10m1容器保存,其余均灌封于2 ml处理过的安瓿中。将安瓿放人沸水中煮沸,按表1所示,间隔一定时间取出5支安

瓿,放入冷水中冷却后,将每次取出的5支安瓿内的样液于小烧杯中混合均匀,以蒸馏水作空白,用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20nm波长处测定各样液的透光率,按下式计算透光率比,将结果记录于表1中。

透光率比(%)=

加热后透光率?100

加热前透光率表1 加热时间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煮沸时间/min 0 15 30 60 2、含氧量的影响

用注射用水及通CO2气体饱和5 min的注射用水,按工艺分别配成125 g/L的A、B两种维生素C溶液各50 ml,分别测定透光率。然后将A、B溶液分别分成两份,按表2的附加条件进行操作。溶液分别灌封于2 ml安瓿中,并作标记。然后置沸水中煮沸40 min,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每类各取5支安瓿中的样液分别于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同1法测定透光率,计算透光率比,并将结果填于表2中。

表2 含氧量和抗氧剂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编号 A A1 B B1 附加条件 ----- 加0.1gNaHSO3 ------ 在CO2气流下灌封 透光率/% 加热前 加热后 透光率比/% 透光率/% 加热前 加热后 透光率比/% 3、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按工艺配成250 g/L维生素C溶液80 ml,精密量取15 ml置25 m1量瓶中,共5份,按表3所示,加入各种试剂,用注射用水稀释至刻度,立即测定每一份样液的透光率。然后将每份溶液灌封于2 m1安瓿中,作好标记,放入沸水中煮沸40 min后取出。

各取5支安瓿,将安瓿内样液混匀,以蒸馏水作空白测定透光率,并计算透光率比,将结果填于表3中。

表3 重金属离子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编号 1 2 3 4 添加试剂 —―—― 0.002mol/LCuSO42.5mL 0.002mol/LCuSO45.0mL 0.002mol/LCuSO42.5mL+ 0.002mol/L FeSO42.5mL 5 50g/LEDTA-2Na1.0mL +0.002mol/LCuSO42.5mL 加热前透光率% 加热后透光率% 4、pH的影响

称取维生素C 15 g,配成125 g/L溶液120 ml,过滤。精密量取溶液20 ml 置50 m1烧杯中,共量取6份。分别加适量碳酸氢钠粉末,调节pH为4.0、5.0、5.5、6.O、6.5、7.0(用pH计测定),立即测定每一份样液透光率,然后将它们灌封于2 ml安瓿中,作好标记,放人沸水中煮沸40min后取出,冷却,各取5支安瓿,混匀,以蒸馏水为空白,测定透光率,计算透光率比,并将结果填于表4中。

表4 pH对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样品编号 1 2 3 4 5 6 pH 加热后透光率% 5、注意事项

(1)用碳酸氢钠调节pH时,要将其分次加入,边加边搅拌,否则易产生大量气泡而使溶液溢出。

(2)灌注时,勿使药液溅到安瓶颈的上端,以防熔封时出现焦头。

(3)待水浴沸腾时再将样品放入,并开始计算时间。

(4)5支安瓶的样液应于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充分混匀,以免影响透光率的测定。 (5)各重金属离子的溶液要于量瓶中配制。

(6)因实验时间限制1,2,3项分别由一组同学测定,三组得出维生素C处方,设计结果。

(二)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设计与制备 1、处方和工艺流程的拟定

(1)学生根据实验(一)中各因素的考察结论,拟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 处 方 用 量 处方分析 维生素C 25.0g 主药 …… …… …… 注射用水 加至200mL 溶剂

(2)学生根据主药,辅料的性质,自己拟定工艺流程。 (3)由实验指导老师对学生拟定的处方,工艺流程进行审定。 2、注射剂的制备

(1)备料:按经过老师审定的处方,准确称取(或量取)处方中规定的量(需另一同学核对),填入表5中。

表5 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用料单

药品(或试剂) 维生素C 规格 注射用原料 用量,g 25.0 (2)工艺流程:按处方量取配量80%的注射用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约2?3min)使其饱和,先加入稳定剂Na2SO3、EDTA,搅拌溶解,混匀,后加入药物,使溶解,混匀,用NaCO3调节药液pH为5.5?6.0,用G4玻璃漏斗过滤,并从滤器上补加经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全量。在二氧化碳气流下一次性灌注于洁净,灭菌,干燥的2ml安瓿瓶中,封口。放于沸水中煮沸15min灭菌,并趁热放进冷的10.0g/L亚甲蓝水溶液中检漏,冲洗,擦干后剔除封口不严的带色安瓿瓶。

3、澄明度检查:照卫生部标准《澄名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将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