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六中高一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生平及《史记》的有关知识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2、理清课文情节结构,了解课文大意,熟读课文,试着背诵节选章节。

一、课前自学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著名史学家、 家和思想家。字 ,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受其父影响,他幼年时期就酷爱学习。20岁以后, 他游遍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后来,继承父职,担任太史令,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 公元前99,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发愤著书,历尽十载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它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本纪——给帝王作传的类别。世家——给诸侯作传的类别。列传——给名人作传的类别。书——典章、书籍。表——大事年表。)

《史记》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曾给《史记》以很高的评价,说它是“ , ”。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2、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中,秦的势力最大,秦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他南面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较强。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时候,秦国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虽虎视眈眈,不时蚕食欺压,却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大举进攻赵国。课文所讲的秦赵两国之间、赵内部之间的将相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二)自主练习 1、字音字形 缪公( ) 缪贤( ) 避匿 ( ) ...汤镬( ) 虽驽( ) ..肉袒( ) .盆缶 ( ) 可予不( ) ..渑池( ) 诈佯( ) ..

列观( ) 皆靡( ) 传舍( ) 甚倨( ) 不怿( ) .....

衣褐( ) 睨柱( ) 间至赵( ) 刎颈之交( ) .....2、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1)完璧归赵: (2)负荆请罪: (3)怒发冲冠: (4)刎颈之交:

二、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朗读课文。

三、整体把握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要求:学生结合注解速读全文,给全文分段,并用简洁的文字归纳段意。 思考:这篇课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文中共讲了几个故事?请简要概括内容。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第四部分(第 段):

四、以小组为单位朗读展示(只选要求背诵的章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重点字词,落实文句翻译;

2、分析三个故事,把握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一、课前预习 1、解词 (1)即患秦兵之来 (2)曲在赵 ..(3)均之二策 (4)相如因持璧却立 ..(5)秦贪,负其强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7)间至赵矣 (8)拔石城 ..(9)秦王不怿 (10)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召有司案图

③拜书送于庭

④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

⑤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二、课堂探究

(一)完璧归赵(3-13)

作者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着力刻画了蔺相如怎样的性格特点,试结合课文,具体分析。

(二)渑池之会(14-16)

作者在“渑池之会”的故事中,是怎样刻画大将廉颇的?

(三)负荆请罪(17-21)

“负荆请罪”这外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

三、当堂训练 翻译句子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2、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 2、总结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3、背诵节选章节。

一、课前预习 古今异义

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⑵明年复攻赵

⑶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⑷请指示王

⑸于是相如前进缶

⑹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 ⑺鄙贱之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