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学生版)

高 二 级 语文 科导学案(学生版)

班 组 姓名 自评 组评 师评 学案 编号 周次 流程 1 1 课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使用 时间 2013.2.16 编写人 课型 审核 自主赏析 具 体 内 容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精髓,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学习 目标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 3.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文中精彩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重点难点 方法:独立学习,完成任务;解决不了,做出标志,课堂对学群学解决。 查阅相关资料,说说你所知道的孔子。 (一)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 自 主 学 习 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二)孔子二三逸事, 1、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2、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3、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 4、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三)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 整体感知 阅读正文,参考注释,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划线字注音。 长沮( )桀溺( )耦而耕( )怃然( )耰( )辍( )荷蓧( )食之( )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封人: 君子: 无道: 耦而耕: 津: 易: 怃然: 谏: 趋: 荷: 食: 3、掌握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 桀溺: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4、句式 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5、学生结合注释,翻译每一节的内容。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4)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