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原理

醉酒原理: 酒主要成份就是乙醇。人体内若是具备乙醇脱氢酶,就能使乙醇分解成乙醛。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的分解,变成乙酸。乙酸对人体没有危害,然后又会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和乙醛对人体危害最大。在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是相等的。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就比较多。这种乙醛脱氢酶的缺少,使乙醛不能被完全分解为乙酸,而是以乙醛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因此,不善饮酒,酒量在合理标准以下的人,即属于乙醛脱氢酶数量不足或完全缺乏的人。对于善饮酒的人,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乙醛脱氢酶的分解能力,也会发生醉酒。 人是否醉酒,取决于血液中乙醇的浓度。当血液中乙醇浓度在0.05%-0.1%时,人开始朦胧、畅快地微醉;而达到0.3%时,人就会口齿不清,步态蹒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酒醉了;如果达到了0.7%,人就会死亡。 对于乙醇的承受力,人与人的差异很大。这是由于胃肠吸收能力和肝脏的代谢处理能力不同所致。也就造成了人之间的酒量不同,包含五味子的养肝片可以保护肝脏,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

解酒原理: 酒精在人体的分解代谢有三条途径,即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 其中约95%通过肝脏的酶系统主要是指P450(单加氧酶)进行氧化代谢。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酒(乙醇)————乙醛————乙酸 (二氧化碳和水) CH3CH2OH—— C2H4O—— C2H4O2(CO2\\H2O)

酒精在人体内的分解代谢主要靠肝脏的酶系统中的两种酶,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能把酒精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中的两个氢原子脱掉,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在肠胃中发生醋化反应,降低其浓度,减轻毒素。所以酒前要垫肚子,就是要吃进些可以跟酒精发生反应的东西,比如脂肪酸。但它通常存在荤食中,光吃素菜或是光吃米饭,其实并不能帮助解酒。而且食物中的脂肪有不易消化的特性,可以保护胃部,防止酒精渗透胃壁。所以,喝酒前最好是吃些含脂肪酸的荤菜。

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中主要是饱和脂肪酸),脂肪含有人体需要的卵磷脂和胆固醇。

卵磷脂通过六个方面全面保护肝脏: 1、减轻肝脏组织指示酶的流失。 2、改善肝脏新陈代谢。 3、消除肝脏中细胞死亡,纤维化和脂肪渗透现象。 4、减轻自由基或氧化剂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现象。 5、减轻细胞膜的损害,保证细胞膜的连续性。 6、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的细胞合成增加。 所以卵磷脂可以有效地预防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