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的发展趋势
技术发展趋势
转角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都是将检测到的信号处理后输入给ECU。其中,转交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转向盘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向盘的位置,扭矩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转向盘扭矩的大小。为了更好地减少零部件数量、节省成本、节约内部空间、使EPS系统内布置更加紧凑,集转交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功能于一体的多信号传感器便成为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扭矩传感器的电阻应变片贴在扭杆上,是一种接触式的传感器,这样的传感器检测精度低,可靠性差,传感器容易磨损和迟滞。随着企业对EPS产品的耐久可靠性及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用电路检测部分和被测机械部分分立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成为一种趋势。
助力电机是EPS的动力源,它的作用是根据ECU的控制指令输出合适的助力扭矩。目前EPS的助力电机多采用直流有刷电机,这种电机的技术成熟、控制器简单、成本低,因此短时间内仍将在EPS电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有刷电机的电刷易磨损、功率密度较低、换向器的电火花容易产生电磁干扰,而无刷电机采用电子换向,减少了换向时的电火花,不需要经常维护,有较高的功率,因此直流无刷电机更具有长远的竞争优势。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汽车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在EPS中引入CAN总线技术,可以减少EPS中传感器的数量,使EPS的ECU与其他车载电子控制单元完成通信,实现数据共享,促进车联网的发展。
现有的EPS产品是用人力和电机助力两部分来驱动转向轮转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EPS将发展成为全助力的电动转向系统,即:驱动转向转轮向的力完全由电机提供;转向盘仅作为一个控制电机的信号发生器,不提供转向驱动力。国内外研究最多的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 by Wire, SBW)就是一种全助力转向系统。
市场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对环保、节能和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代表着现代汽车转向系统发展方向的EPS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6月1日起开始实施。与上一版(2005年本)相比,新目录在汽车产业相关部分做了较大调整。其中,汽车业的政策优待程度“鼓励类”中新增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这表明未来EPS将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
凭借先进的技术,国外EPS生产企业将继续加快在中国生产的步伐。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已经获得为本土多家汽车厂供应EPS的业务,预计2012年将实现EPS的全面量产。日本精工也计划加大在中国的EPS项目的投资。
于此同时,国内的部分院校、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加大对EPS技术的研发力度,一些有实力的EPS生产企业继续瞄准主机配套市场,实现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组建的国内第一家EPS研究院将加快EPS先进技术的研发;株洲易立达机电有限公司也成功研制出技术难度更高的P-EPS产品,打破了国外企业垄断的局面;中国太平洋世纪汽车系统有限公司通过手稿通用公司旗下Nexteer汽车转向系统业务,有望获得EPS的核心技术。
新型42V蓄电池设备的出现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加快EPS在轻中型商用车上应用的步伐。目前,已经有国外企业开始Wie皮卡供应EPS系统,以提
高商用车的转向性能和燃油性能。
国内的多家高校也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不久的将来,国内也将出现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商用车EPS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