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23《愚公移山》学案 新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了解有关文言常识和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2、了解全文内容,学会在阅读中感知、理解文本。理解故事深刻的寓意。 3、审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并链接生活理解其现实意义。 二、学习重点

1、落实基础,以“言”促“文”,理解生动的人物对话描写的作用。 2、明确故事寓意 。 三、学习难点

1、还原和重塑愚公这一人物形象,并链接现实生活理解其现实意义。 2、神话色彩结尾的作用。 四、知识链接

1、关于《列子·汤问》

《列子·汤问》的作者是列御寇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2、有关知识

太行——山名,就是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同河北、河南两省的交界地区。 王屋——山名,在山西省阳城县西南一带。 操蛇之神——就是山神,手里拿着蛇。 夸娥氏——就是大力神,力大无比。 五、自主学习

1、教师示范朗读,正音、断句,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1) 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 )迂( ) 汝( )曾( )遂( )荷 ( ) 叩( )箕畚( )龀( )匮 ( )亡( )厝( )朔( )叟( )孀( )

(2) 用“/”标出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2、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勾画出难词难句,相互合作解决疑难;并品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艺术特色。

(1)解释划线词

方七百里( )河阳之北( )年且九十( )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 )聚室而谋日( )杂然相许( )荷担者( )叩石垦壤( )(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始龀( )汝之不惠( )无穷匮( )而山不加增( )亡以应( )帝感其诚( )

(2)辨析下列各词意思

其妻献疑曰( ) 年且九十( ) 其 惧其不已( ) 且 其如土石何( ) 且焉置土石( ) 以君之力 ( )

之 操蛇之神闻之 ( ) 无陇断焉( ) 魁父之丘( ) 焉 汝心之固 ( ) 且焉置土石( )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②甚矣,汝之不惠( )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④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 (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④.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组织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纠正语调,理解主要人物性格。 4、自由朗读,直至成诵,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意。 六、合作探究

1、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2、能不能以“智公移山”为题?为什么?

3、文中安排邻人相助的情节用意何在?

4、你认为愚公、智叟、妻子这三人的性格特点怎样?

5、愚公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分析他们的不同。

6、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这样给人取名有什么用意?

7、有人说“面山而居”不如“背山而居”,根本不必像愚公那样耗巨资去移山。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8、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如果没有玉帝的被感动,愚公的愿望最终能实现吗?

9、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10、文中运用了对比,有几处对比?怎么对比的?为什么对比?

七、精读精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始龀( ) 荷担( ) 孀妻( ) 箕畚( ) 2.释词:

⑴年且九十(且: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