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作者:邓春江 高永胜 于彩霞 张同光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35期
【摘要】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西酞普兰起效稍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 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均是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 【关键词】 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抑郁症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为探讨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的疗效和其安全性,我们将两药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排除药物滥用和严重躯体疾病者。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西酞普兰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8~58岁,平均(30.6±13.8)岁;HAMD总分(29.60±6.58)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25.94±8.63)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5.86±1.64)分;阳性家族史5例;单相抑郁22例,双相抑郁8例。文拉法辛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7~60岁,平均(32.78±11.58)岁;HAMD总分(29.57±4.56)分;HAMA总分(24.30±7.84)分;CGI-SI(5.80±1.62)分;阳性家族史4例;单相抑郁24例,双相抑郁6例。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经过1周清洗期。初始剂量西酞普兰每日晨服20 mg;文拉法辛25 mg/d,2次/d。2周内加至有效治疗量,西酞普兰20~40 mg/d,文拉法辛75~225 mg/d,平均(150±35)mg/d。疗程8周。不合用其他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失眠者可短期合用小剂量苯二氮卓类药。采用HAMD、HAMA、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进行评定。疗效按HAMD减分率,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检验结果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各定量数据均采用均值和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8周治疗后,两组HAMD总分均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治疗第2周时以西酞普兰组减分为多(P0.05)。西酞普兰组痊愈20例,显著进步8例;文拉法辛组分别为19及10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HAMD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以TESS得分≥2分视为不良反应。西酞普兰组有焦虑1例,失眠3例,嗜睡1例,口干2例,便秘2例,恶心呕吐3例,头痛1例,心电图异常1例。文拉法辛组焦虑2例,失眠2例,口干5例,便秘3例,恶心呕吐6例,腹泻和头痛各1例,心电图异常2例。两组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经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减轻,不影响治疗,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有些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两组实验室检查均无显著异常。 3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