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P1

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非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P5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情),从而对起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P17

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见解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和书面调查(问卷)两种。P18 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P18 角色认知指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阶段,表现为了解知结构。 信息加工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即信息加工学习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誉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结果期望以外的另一种期望——效能期望,即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德推测或判断,也就是人们对自己行为努力的主观推测。P76

学习迁移简称为迁移,即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P85

界观等心理成分。P1

心理过程指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P2

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状态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它既不像心理过程那样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也不像心理特征那样稳固持久。P3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P3

意识是指能被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P4

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或前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带的,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P4

教育从广义讲教育指培养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下一代的社会实践。P9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四个方面。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决定了高等教育心理学日必然是心理学的分支。P13 实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此种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P17

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语言、行为和表

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角色区分开来。P23

角色认同即教师通过自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角色的认同,不仅是在认识上了解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而且是在情感上有所体验。 角色信念就是将社会上对教师的角色期望转化为个体心理的需要,从而坚定自己的选择,形成教师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并将其视为行动的指南。P23 教师威信是指及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之间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P25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生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P27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客队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P29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