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脚儿娘”+歪儿+抽陀螺+悲哀的玩具》教学设计

《我的“小脚儿娘”+歪儿+抽陀螺+悲哀的玩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体会深的地方做批注。

2.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方法

同学们,上节课斗陀螺和放风筝的游戏,使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而且咱们边读边批注,留下了思考的痕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但要动笔批注,还要用心去体会。谁知道怎么做批注?批注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二)自主阅读,认真批注

是啊,批注的方式多种多样,读文章时,你觉得哪个地方留给你的印象最深,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就在哪个地方做批注。默读下面这四篇文章,挑选你最喜欢的两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

学生默读,做批注。教师巡视。 (三)汇报分享

1.先交流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

你知道“小脚儿娘”和“踢罐电报”是怎么玩的吗?读一读,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出示:李莲芳抱着她的鞋盒来了。我们在阴凉的北屋套间里,展开了我们两家的来往。掀开了两个鞋盒,各拿出自己的小脚儿娘来。我用手捏着只有一条裤管脚和露出鞋尖的小脚儿娘,哆哆哆地走向李莲芳的鞋盒去,然后就是开门、让座、喝茶、吃东西、聊天儿。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我俩在说话、在喝茶、在吃中午留下来的菜,说的都是大人说的话,趣味无穷。——《我的“小脚儿娘”》

出示:“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单需要快速、敏捷,还带着挺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又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

1 / 2

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歪儿》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谁找的和他相同,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带着这种感受读读。

2.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惑?可以是词,也可以是句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教师梳理:

不理解的词:小竹筐已被攫去了。“攫”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小脚儿娘”?

我半信半疑地,心里有点黯然了。“黯然”是什么意思?…… 不理解的句子:

“在当时,的确是恨着父亲的,现在却是不然:反觉得他是可悯的。”(选自《悲哀的玩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玩“小脚儿娘”的游戏,为什么要描写等待玩游戏时的环境呢?…… 3.交流有启发性的句子。

哪些句子对你有启发?或者你从中明白了什么呢?

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选自《歪儿》)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刚才我们交流了批注的内容,感受到他们玩的游戏可真有意思呀!你们平时都玩过哪些游戏呢?你最喜欢玩哪种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的?先想一想,说一说,下节课来告诉老师好吗?

三、板书设计

在游戏中成长

《我的“小脚儿娘”》 《歪儿》

《抽陀螺》 多角度批注,语言精练

《悲哀的玩具》

2 / 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