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答案

简答

1.中国哲学的特征是什么?

(1) 以人为核心,重视道德的认知与实践。既注重人形而上的精神生命的提升,也重视形而下的物质生命的改善。

(2) 重视权威的言论,强调概念的综合与溯源式的探讨。 2.简述先秦儒家的特点

儒家由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其端,并由战国时期的孟子与荀子加以发扬光大。孔子有鉴于当时社会礼坏乐崩之乱,遂以复兴周文为职志,以“礼”为教,以“仁”为宗,立“内圣外王”之教。孟子承袭孔子的“仁”说,以“仁义”为本,倡心性之学,主“内圣”之道,肯定之人为人就应是为道德人;荀子承袭孔子的“礼”教,以“礼义”为本,倡礼义之学,主“外王”之道,肯定人生的责任就在使人世道德化。儒家自西汉时期定为一尊之后,即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而主导着中国人对人与其生活世界的基本认知。

3.简述董仲舒对儒学发展的贡献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本,兼融阴阳、墨、道、法、名等百家学说与神仙方术,以治《春秋公羊传》,而成为今文经学大师。景帝时,任博士。武帝时,被推荐为贤良,参与对策,上《天人三策》,主张君权神授,倡导天人感应思想,并藉神意而使三纲五常神圣化、绝对化,促成先秦儒学的宗教化。董仲舒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任用儒生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遂使儒学跃居为汉代的官学,而终致成为中华文化的正统。 4.简述佛教密宗教义

该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造。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有“理”、“因”、“本觉”三个方面的意义);“识”为“心法”,属金刚界(有“智”、“果”、“始觉”、“自证”四个方面的意义)。主张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两者宇宙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佛与众生体性相同。众生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就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

5.简述新儒学的思想理论来源。

新儒学的理论来源,儒家方面是汉学以前的原始儒家经典,主要是《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四书的地位南宋以后反在五经之上;佛;教方面则以华严宗和禅宗的理事、心性思想为主;道教方面则主要:是无极太极和阴阳气化学说。新儒家们累年出入于佛老又返之于儒,继承了传统儒家人世和有为的基本精神,引人了佛道两家在宇宙生成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人性修养说等方面的思想资料和思维成果,最后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新的思想体系。 6.简述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1)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被认为是第一次对天人合一的理论进行了自觉的发明。孟子承认天命本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必然,但这必然却可以为人所认识。人的生死寿夭受客观必然的支配,所以称之为“命”。人

1

无疑一方面需要“顺命”,但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知命”,从而争得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人实现知天命的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求其故”,把握天道运动客观规律。世界上的事情许多不能成功,并不在天命,而在人为。

(2)天人关系在孟子不仅体现为客观必然与主体人之间的“外在”的关系,也表现为内在的仁义道德本性对人的意识、心灵的关系。人的仁义本性为天所赋,它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并支配人的意志和行为的一种必然的道德力量。对此道德必然或先天之善,人虽不能加以选择,但却可以进行认识,并使之转化为人的自觉行为,即主体的自由也表现在向内体验到先天本性和相应的道德实践。 7.简述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内涵。

(1)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是天与人各有所能,天人双方的关系是相补的。二是天与人各有所胜。天人既然各有所能,在其所能的方面必然超胜于对方。人力需要建筑在自然力的基础之上,双方相互作用。三是天无意识,其胜人不过是自然本性而已;人却是有意识地胜天,自觉改造自然。这就既反对了目的论的思想,又防止了忽视人的能动性的宿命论的弊病。总之,天永远按自身固有的特性规律变化,而不干预人事;人却依靠自然提供的条件,运用其特殊的所能治理万物,但又不干预自然变化本身。

(2)天人交相胜、尤其是人胜天在刘禹锡看来是有条件的,即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法制的执行情况。如果法大行,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天命就没有流行的市场;法小驰,人道混乱,天命也就乘虚而入;法大驰,人道完全被破坏;一切也就只能取决于天命。天胜人或人胜天又同客观情况的变化和人对此变化的把相关,“人道昧”还是“人道明”,是判定天胜人还是人胜天的最后的标准。 8.性善论对善恶现实是如何解释的?

按照孟子的概括,“性善”可以解释现实的善恶,即:人的本性自然流露为善,不善在于本有良心的丧失;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为善,不善在于不能充分发挥;人先天固有仁义礼智四德为善,不善在于没有体验到它们的存在。与此相应,“有性善有性不善”属于第一种情况;“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归入第二种情况;“性无善无不善”则是第三种情况。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典型代表。这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基本特点,就是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出发点,而将重心放在主体自觉的道德完善的实践中。尽管后来儒家的人性善恶学说有不小的变化,但其基本的理路仍系孟子所开创。 9.“言必立仪”的三表法的内容

是墨子提出的衡量一种学说是非真伪的三条标准及认识、分析和评判事物的一系列方式和原则。(2分)其所谓“法”,即标准、法式之意,墨子主张“言必立仪”,即立论必须有标准,否则就不能判定是非真伪。作为判断是非的根据,“言必有三表”。三表又称三法,即立论必须有三个标准:(2分)

第一表:所谓“有本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依据前人的历史经验,与已经确立的思想最好的一种相一致。(1分)

第二表,“有原之者”,“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依据众人的切身经验,与众人的经验事实相一致。(1分)

2

第三表,“有用之者”,“于何用之?废(发)以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即判断是非真伪要以是否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依据,在付诸实践运用时导致良好的目的。(1分) 三表法说明墨子论学,讲求实证, 说明其认识问题是从实际出发的。(1分) 10.简述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11.简述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问答题1怎样看待中国儒家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基本内容?

作为中华文化之主脉的儒家思想,自孔子开创至今,已历经了几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原创期,其时间是在先秦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孔子(仁学)、孟子(心性之学)

3

与荀子(礼义之学);其特点在以仁为主,强调性与礼的探究;其表现为人文化的儒学。

第二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一次复兴,其时间是在两汉时期(故亦称汉代新儒家),其代表人物是董仲舒(今文经学);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道、阴阳、墨、法、名等诸家思想;其表现为宗教化的新儒学。

第三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二次复兴,其时间是在宋明时期(故亦称宋明新儒家),其代表人物是程朱(理学派)、陆王(心学派)与张载(气学派)等人;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佛老思想;其表现为义理化的新儒学。

第四个阶段是儒家思想的第三次复兴,其时间是在当代(故亦称当代新儒家),其代表人物是梁漱溟(新心学派)、冯友兰(新理学派)与张岱年(新气学派)等人;其特点在以儒学为主,融合佛老与西方思想;其表现为现代化的新儒学。 2.孔子仁学思想的基本含义

“仁”的概念在孔子以前已经出现,但以“仁”名其学、并以此统属其整个的思想体系,却是由孔子开始。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是其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仁者人也”,“仁”界定为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孔子认为一个具备了人之形骸的人要成为道德意义上的人,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完成,即“成人”或“成仁”。

孔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

1)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行。“仁爱”在孔子看来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其理想人格首先要泛爱众而亲人。此种爱的情感首先表现在忠恕两个方面。“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恕是待人的态度是爱人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以欲立而立人,以欲达而达人”这是忠另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恕,忠恕之道以一贯之就是仁学。从爱人到忠恕孔子的仁提出了人皆有道德属性的观点。

2)“克己复礼而为仁”,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是周礼。“吾从周”在他那里既是一种政治理想,又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操作性。他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仁”所要求的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复礼”的措施在社会国家关系上,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级名分的端正作到视听言动皆合于礼,“克己”,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念使之符合礼的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此反复多次,礼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就会潜移默化为人的内在属性,即仁。为仁能克己复礼就可成为仁德之人。为人爱仁不能违背礼,仁是礼的心理基础,礼是人的行为尺度。

3)“能行五者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仁是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孔子的仁包含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4

4)孔子虽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但他的确也看到这一制度需要进行修补,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这既合乎个人,也合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仁爱在孔子看来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思想体系的产生,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

仁爱在孔子看来又主要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行。忠恕之道既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它并不主动关心权益和报偿的问题。

3.孟子哲学的仁政思想及哲学意义是什么?

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以“仁政”为代表的一整套社会政治主张。

(1)仁政的基础是“制民之产”,其具体措施则包括“正经界”、“省刑罚、薄税敛”等国家经济政策和“不违农时”、“深耕易耨”等遵循生产规律的主张。但仁政的核心是重民。人民是统治者的“三宝”之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孟子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经济斗争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的决定性意义,所以他特别强调“得其民斯得天下”这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的经验教训。孟子的民本主义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3)仁政是以善心扩充弘扬的形式来实现的国家组织行为,其基础是性善论。孟子主张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努力培养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孟子承袭孔子天命观又加进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内容。人可以通过“求其故”的途径而知天命,“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对人的力量充满了信心。在哲学上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著名观点和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心性哲学的源流,影响了宋明以后整个儒家哲学的发展。

4.中国哲学史上人性学说发展 探讨人的本性,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

(1)人性学始于先秦。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善,告子称“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讲“性恶”。

(2)关于人性的争论在汉代有所展开。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他主张养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辨“义利”以“养其心”。他把人性分为三等:性胜情而必为善的为“圣人之性”;情胜性而必为恶的为“斗筲之性”;性与情不相胜而可以善与不善的为“中民之性”。他的养性制情主张,主要是对“中民之性”说的。

(3)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

(4)王充认为:人性禀受于元气,“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至善至恶的人性一般是不可改变的,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